加大創新力度服務科技中小企業
本報訊:近日,上海銀監局通報了2016年上半年中資銀行業機構監管情況,在滬主要銀行共為5326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表內外授信余額722億元,以投貸聯動模式為155戶初創型科技中小企業提供信貸余額超過12億元。
今年4月份,銀監會、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的指導意見》,上海共有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上海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浦發硅谷銀行3家銀行入選第一批投貸聯動試點地區和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名單。
上海投貸聯動試點銀行是通過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與設立創業投資子公司兩種模式開展業務,并正在逐漸形成有上海特色的投貸聯動機制。而試點示范區加試點機構,有利于發揮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綜合優勢,實現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更密切的結合。
在機制創新方面,上海銀監局提出“六專機制”和“新三查標準”兩大體系,構筑提升專業能力、實現科技金融轉型的重要制度保障,助其在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時更好地把控業務風險,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
“六專機制”指專營的組織架構體系、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專用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專門的管理信息系統、專項激勵考核機制和專屬客戶的信貸標準。“新三查標準”則是在借鑒創投機構做法的基礎上,鼓勵商業銀行執行具有“創投基因”的信貸標準與流程,包括:貸前調查可參照創投機構篩選客戶方法,以技術優勢、專利質量、研發與管理團隊穩定性、商業模式和市場前景等要素劃分客戶并評級,開展營銷和客戶準入;貸時審查建立單獨的審批渠道和審批流程,配置專職審查人和審批人,必要時,審批權可下沉前移到科技支行等基層經營單位;貸后檢查可以利用風險投資等合作機構的渠道掌握信息,將企業成長性和后續融資進度等持續經營和融資能力也納入判斷標準。
通過機制創新,上海科技金融產品創新不斷涌現,并積極探索投貸聯動業務,為試點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還積極拓展多樣化科技金融服務,創新開發了一批科技金融整體服務方案和科技金融專屬產品,如,浦發硅谷銀行的“硅谷動力貸”,上海銀行的“遠期共贏利息”業務等。
據悉,下一階段,上海銀監局將在前期區域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理念創新、模式創新和機制創新,以投貸聯動“粘合”最廣泛的社會資源,實現金融支持點前移到初創期科技型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