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英特爾升級第七代酷睿 PC換新迎來最佳時機

來源:英特爾
2016-09-05 15:29:00

北京2016年9月5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8月30日21點,英特爾在全球范圍正式解禁了第七代智能酷睿處理器,這標志著PC行業又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一輪PC硬件升級大潮也將隨之而來,同時,又一輪關于“換不換新”的問題也將在網絡社區、大學宿舍里被爭論的面紅耳赤。

其實,“要不要升級第七代酷睿?”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且只有一個……

性能提升是PC換新的基本要素

在弄明白答案之前,不妨先來了解一下第七代酷睿處理器所具備的一些特性。

首先在硬件規格方面,第七代酷睿處理器依舊采用14nm制程工藝,TDP最低功耗為4.5W,架構名稱為Kaby Lake。目前已經正式發布的Kaby Lake系列第七代酷睿處理器包含兩大家族——對應Core m的Y系列和移動雙核Core i3/i5/i7的U系列低電壓處理器。

新一代處理器目前釋出的三款為:Core i3-7100U、Core i5-7200U和Core i7-7500U。性能方面,它們的CPU基礎和加速頻率分別為2.4GHz、2.5-3.1GHz、2.7-3.5GHz,相比于前一代Skylake對應型號,Kaby Lake CPU基礎頻率提升100-200MHz,加速頻率提升300-400MHz,根據官方性能數據來看,提升幅度在12%以上。

由此可見,雖然新一代酷睿處理器在制程工藝、TDP方面沒有升級,但是在基本性能方面,還是要比第六代酷睿有所提升,而這看似并不大的提升,可以說是摩爾定律接近極限情況下的大力度壓榨。

因此對于“要不要升級第七代酷睿?”這個問題而言,硬件性能提升成為促進PC換新的基本要素。

產業趨勢促使換新成必然

縱觀近些年來PC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從中可以看到基于英特爾平臺的PC在市場份額上占據了絕對優勢。尤其是在品牌PC、筆記本電腦品類中,英特爾的優勢已經難以被撼動。另一大芯片廠商AMD在這場較量中已然全面潰敗,這使得基于英特爾芯片的PC幾乎成為消費者唯一可選擇的對象。

在這種背景之下,英特爾升級第七代酷睿處理器平臺之后,OEM廠商必然也將對旗下的產品進行大面積更新,雖然由于制程工藝、功耗等未有升級而可能無法有新形態產品出現,但是升級第七代酷睿處理器已經成為整個PC產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因此,在整個PC產業都在向第七代酷睿邁進之時,PC設備的迭代換新就成為了一種不可逆的大趨勢,而這種趨勢,將在未來一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里迅速轉化成現實。市售PC產品將全面升級到第七代酷睿平臺,在選擇范圍并不多,或者直白來說,在幾乎只有英特爾平臺PC可選擇的情況下,換新同樣也成為了一種必然的、不可逆的趨勢。

其實從整個產業趨勢的角度來看,換新第七代酷睿平臺PC似乎是一種“無奈之舉”,然而從性能與保值期來看,這是近年來PC換新的最佳時機。

PC換新為何迎來最佳時機

PC換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后,對于很多人來說變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電腦更新速度太快,新電腦保值期縮短,用戶不愿意頻繁花錢去進行升級;而另一方面則在于上下代之間的新老電腦之間性能差異逐漸變得不像奔騰到酷睿時期那么大,或許升級一塊固態硬盤又能用很長時間,因此用戶很難再從PC換新中獲得足夠的收益。

不過,第七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到來,或許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態。

產品多樣化延續用戶體驗升級

首先,雖然第七代酷睿在制程工藝上沒有實現10nm,但是PC產品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在形態上發生了極大的變化,PC形態越來越多,新形態電腦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夠解決一些實際使用中的體驗問題,因此第七代酷睿平臺下的PC同樣也會延續這種多形態的發展態勢,從而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這對于老電腦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優勢。

以筆記本電腦為例,以往我們在選擇時,大多只能看到傳統形態的產品,而如今則有翻轉屏、可插拔、外接顯卡、微邊框等等眾多不同樣式的產品可供選擇。對于需求各不相同的用戶來說,雖然在硬件層面上的選擇空間不大,但在產品形態上卻有了比以往更加豐富的選擇。

硬件性能提升不應只局限于兩代之間

此外,在挑選新機時,還是要著眼于新一代酷睿平臺的性能提升。畢竟在絕大多數用戶群體中,性能是換新的最根本動力。但近年來,大家可能都會覺得英特爾在占有絕對市場份額的情況下,對于處理的提升已經步入了所謂“擠牙膏”的“不歸路”。

然而這種看法其實有失偏頗。

隨著摩爾定律逐漸失效,硬件制程工藝不斷接近1nm臨界點,功耗不斷接近1W臨界點,超頻4.5GHz很難再實現突破等等現實問題的出現,新硬件平臺性能每有10%-20%的提升,背后所面臨的困難就呈幾何倍數增長。而之所以英特爾這些年來似乎給人一種擠牙膏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是大家把硬件性能的提升局限在兩代產品之間做對比,而忽略了硬件性能提升的持續性。

以第七代酷睿平臺為例,它相對于第六代的提升幅度可能只有10%-20%,但它相對于第一代酷睿來說,性能提升幅度達到10倍,相對于第四代酷睿平臺來說,性能提升幅度達到5-6倍,這種提升才是用戶應該去關注的,因為很多用戶手上的舊電腦其實并不是第五代、第六代酷睿平臺的產品,而很可能還在用第三代、第四代甚至更早之前平臺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性能的提升才能讓換新變得更有意義。

第一時間換新讓產品保值期更長

其實說到底,相當一部分用戶對于換新的考慮,還包括了產品保值的問題。

在過去幾年中,電腦行業達到了極其迅捷的發展速度,付出的代價就是“硬件頻繁更新讓用戶感到莫大的壓力”。老平臺使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之后,隨著新平臺更新,這曾經幾千元、上萬元的電腦在價值上可能就得打五折,因此用戶對于電腦產品無法保值耿耿于懷,換新就成為了一件隱性成本更大的事情。

然而這一代新平臺卻與之前所處的環境有所區別。一方面,近期更新的GTX 10系獨立顯卡,在性能上獲得了巨大提升,另一方面,英特爾第七代酷睿平臺也在相隔不久之后迅速更新,這使得筆記本兩大最重要的硬件:CPU和GPU的保值期獲得了難得的同步性,因此這一代PC產品的保值期也相應的會比以往更長一些。而從硬件更新最開始就進行一次換新,無疑是最為劃算的。

因此,綜合三點因素來看,借著第七代酷睿平臺更新,PC換新已經迎來最佳時機。

結語

無論從產業角度來看,還是從用戶層面來看,關于“要不要升級第七代酷睿?”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了明確、且唯一的答案。除非你還能忍受老電腦那緩慢的開機速度、以及低下的運算效率;除非你能夠在PC產品硬件升級大潮中保持一顆平常心而巋然不動;除非你能夠對一天天貶值的老電腦無動于衷。如果做不到,何不趁著這個最佳的時機,更換掉手頭那臺老舊的電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