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10月9日電 /美通社/ -- “互聯網+”雙創作為國家重要戰略,正在通過移動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手段,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深入融合,提升經濟生產力,增強各行業的創新能力。但是受地區經濟發展的限制,大部分區域城市的雙創還面臨諸多問題:眾創空間商業運作模式不成熟,往往只停留在場地租賃的初級層面,移動人才匱乏、資源短缺、移動技術門檻高、普及難等困境,如何讓“互聯網+”雙創落地,讓移動生態模式在當地生根發芽,成為區域城市亟待解決的難題。
日前,由慈溪市副市長許文東、吳佳偉,以及當地委辦局、上市公司、準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組成的慈溪市考察團一行29人,千里迢迢來京考察學習“互聯網+”模式,首站來到了正益工場,參觀了區域城市的“互聯網+”落地成果,正益移動董事長王國春陪同并座談交流。
正益工場:為慈溪搭建“互聯網+”雙創平臺
慈溪市副市長許文東介紹到,慈溪地處長三角地區,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有著獨特的創業基因;在2015年的全球創客大會上,慈溪市榮膺首批“十大創客之城”稱號。現在,慈溪正在大力推進雙創工作,借助互聯網+雙創機遇,實現“二次創業”與“二次騰飛”。
許文東談到,“互聯網+”與“雙創”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北京作為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中心,不僅聚集了國內頂尖的超大型互聯網企業,也涌現出不少新興的互聯網領軍企業,正益移動就是其中的代表。考察團首站來到正益移動參觀,一是希望與正益移動合作,將正益工場的模式復制到慈溪市,幫助慈溪市“互聯網+”產業落地;二是考察團匯聚了當地新三板、準新三板的上市企業,希望借鑒正益移動新三板上市經驗和企業移動化的經驗,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王國春介紹到,正益移動通過 AppCan 移動技術平臺和正益工場移動互聯網應用雙創平臺,全力服務政府、企業、個人開發者的移動雙創落地。目前已經取得豐碩成果:累計幫助6000家企業實現移動化、數字化轉型升級,幫助80萬開發者快速掌握移動技術,推進個人雙創的落地。同時,正益工場,還積極和區域城市合作,將領先的移動互聯網思維、技術、模式,快速在當地落地。以移動技術為支撐,以移動生態建設為著眼點,授之以漁,幫助區域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加速人才就業結構升級,提升地方政府高科技產業 GDP,最終助力政府“雙創”落地,加快經濟的發展。
針對慈溪市的實際情況,正益移動副總裁李林林認為,正益工場可以從四個方面助推雙創落地:
一、輸送移動技術
移動技術是“互聯網+”落地的關鍵,AppCan 移動開發技術,基于 HTML5 技術實現跨平臺開發,極大的降低了技術門檻和成本,為“互聯網+”提供技術支撐。
二、培養移動人才
作為新興產業,“互聯網+”人才缺口極大。正益工場擁有成熟的學習培訓體系,為開發者、高校學子、創客提供技術培訓、協同開發等工具,幫助區域城市培養移動技術人才,改善人才結構,促進就業提升。
三、建立應用市場
正益工場的線上撮合交易市場,擁有規范、先進的互聯網運營模式,利用 AppCan 平臺上80萬開發者的優勢,慈溪市能快速復制,建立自己獨有的移動互聯網成果展示與交易平臺。
四、建設生態體系
正益工場通過服務、人才、需求、應用的匯聚,可以更好培育本地企業,可以為當地企業提供推廣、運營、運維、云儲存、安全、融資等全流程的移動互聯網生態服務,加速促進本地的移動化發展。
正益工場:技術助力“制造航母”慈溪實現二次騰飛
慈溪地處長三角南翼,是中國三大家電生產基地之一,交通運輸、醫療制造業都極其發達,被譽為長三角的“制造航母”。當前,面對減慢的出口貿易增速和不斷升級的國內消費需求,“慈溪制造”也遇到成本持續走高、銷售渠道單一、運營管理模式陳舊等“短板”,亟待通過移動化、數字化變革,激發新活力。
李林林談到,正益移動擁有完善的行業解決方案,制造業可以依托 AppCan 的移動技術,革新企業的管理、運營、營銷模式,實現企業內外部的互聯網化;而有一定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可以繼續深度互聯網化,通過 AppCan 移動平臺,打通內部和外部連接,建立自己的移動生態系統。以制造業為例,制造型企業擁有龐大而復雜的管理系統,從研發、采購、生產、物流到售后,各個環節都有大量的信息化需求。AppCan 制造業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能夠結合制造企業管理、銷售和服務特性,幫助員工及時查看設備或生產現狀,錄入供應商評估和供貨信息,解決突發問題。其典型應用包括移動查詢、移動物料采集、移動生產設備管理、移動營銷服務。并且可以直接部署基于 AppCan 開發的企業移動工作平臺 --正益工作,快速完成內部的移動互聯網化。
慈溪市代表團表示,正益工場以移動技術為切入點,以建立當地移動生態為落腳點的模式,非常符合區域市場的實際訴求,希望正益工場早日在慈溪落地,為當地經濟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