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新機制走出農資電商新道路
南京2016年11月9日電 /美通社/ -- 11月4日,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共同主辦的2016磷復肥會議在南京盛大開幕。農商1號作為唯一一家農資電商平臺受邀參展。
農商1號CEO羅文勝先生應邀出席化肥行業信息化專題報告會,并分享《農商1號2.0時代踐行報告》。羅總在報告中提到:“從2015年開始,農資電商經歷了喧囂中的沖動、浮華中的困惑、艱難中的重生,留下來的平臺才是真正的探路者。馬云說未來電商將消失,但互聯網作為平臺、作為工具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將是大勢所趨,無法阻擋,因此積極探索農業+互聯網的模式是極其必要的。現階段,農商1號圍繞種植大戶打造種植全程價值鏈,聚焦農業三大板塊,包括一站式農資下行、農產品上行和農業金融服務;同時摸索出符合農村市場特點的三大創新機制,包括1號推廣員、分銷社會化和社群運營。今年截至目前,農商1號實現銷售收入3個億,基本達到盈虧平衡。”談到這些,明顯感到羅總更加有底氣,更加自信,用他的話來說:“對農資電商真正的探索現在才剛剛開始。農商1號還活著,而且還活出感覺來了。”
羅總的感慨字里行間表露出農資電商發展的艱難現狀,這從展會現場也能有明顯的體現和感受。回憶農資電商火爆興起的2015年,當時農資電商參展企業達到十數家,而本次展會僅有農商1號。這種現狀對很多專家、企業、渠道商、媒體來看或許是意料之中的,甚至有人說2015是農資電商元年,2016是農資電商祭年。但是農商1號作為中國農資電商國家隊就是要站出來告訴大家真實的情況,因此農商1號來了,而且是全展廳規模最大的展位,也是人氣最旺的展位(沒有之一)。現場前來咨詢、尋求合作的全國各地經銷商朋友絡繹不絕。火爆的場面更加印證了農資電商依然活在渠道商的心里,活在他們對未來的期望里。一旦有了可以引領走向成功的模式和機制,他們會毅然決然的選擇并跟隨走下去。
農商1號火爆的場面也吸引了眾多重量級領導、媒體的熱切關注。
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會長李勇武(部級)蒞臨農商1號展廳。李會長專程坐下詳細了解農商1號的具體模式,仔細詢問一些做法細節后,不無感慨地說:“我最擔心我們的農資電商企業盲目模仿城市電商的做法,農商1號這個模式,接地氣,符合農村市場特點,我看可行。”
中央電視臺、山東農科、河北農民、農民日報、中國農資、農資導報、農村大眾等權威媒體也紛紛到訪,了解農商1號這一年以來的心路歷程及巨大變化,農商1號的三大核心業務和三大核心機制也得到了媒體界同仁的廣泛認同。現場展示的“1號優果”備受媒體朋友的關注與青睞。這是農商1號三大核心業務之農產品上行的成果展現。自2016年6月中旬起持續推進三大核心業務落地以來,農商1號攜手本來生活共推的南豐蜜桔,首采已突破50萬斤。“1號優果”是農商1號通過為種植大戶提供種植全程套餐及農技指導打造出來的優質農產品,并對接生鮮渠道,幫助種植大戶賣個好價錢,獲得好收益。
2016年,在很多農資電商企業還未找到真正符合農村市場特點的發展模式情況下,面臨著很多的困惑和懷疑,農商1號以自己獨特的模式、全新的機制、良好的市場表現,為整個行業帶來極大的信心。農資與互聯網的聯姻,或許還需假以時日,但沒有人能夠阻擋潮流,就像農商1號展臺上的吉祥物 -- 機器人果果,每一個觀眾路過,都會在這里忍不住停下腳步。
互聯網+已成為國家戰略,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互聯網是大勢所趨,兩者的結合將給三農帶來深刻的變化。“為農民創造價值,為農業提升效率”是農商1號一直堅持的使命,通過互聯網有效改變三農現狀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單純城市電商、農村代購電商模式并非農民的痛點和期望所在,不能一味照搬和模仿,因此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是一個需要堅持、需要創新的事業,真正適合的模式還需要一大批有理想的企業一起去探索,也希望政府、媒體、資本、行業協會能給到農業+互聯網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共同助力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