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2月24日電(記者 陳姝)2016年,伴隨著直播、短視頻、VR技術的普及,自媒體贏得了更多的資本青睞。當今這個時代不乏優質內容的產出,但是如何將內容變現是自媒體行業需要冷靜思考的問題。2017年,自媒體行業將何去何從?帶著這個問題,中國日報網記者采訪了IMS新媒體商業集團CEO李檬,探討未來新媒體發展趨勢和運營方式。
泡沫意味著朝陽 自媒體爆發千億價值
伴隨著互聯網流量盛世,自媒體經歷了幾年自由生長。從最初的論壇、博客到現在的微博、微信及視頻網站,再到去年爆發的直播和短視頻,自媒體的表達渠道呈多元化發展。從最初單一的網站模式已經發展為直播、圖文、視頻、音頻四大板塊,自媒體從大量遷徙,走向內容差異化共榮。
李檬坦言,自媒體經濟肯定是有一定的泡沫,但是他也認為有泡沫的行業才是朝陽行業,每一個行業初期一定是泡沫驅動的。例如,當初視頻網站剛興起的時候有幾百家,但是最后只有幾家最終存活下來。目前自媒體行業的泡沫根源是不專業,而未來兩三年,一些不專業的從業者會被淘汰出去,最終留下來的,必定是有質量有規模,可以有效運營的自媒體。
自媒體這種多樣化、平民化、廣泛化的優勢吸引了資本的入駐。據了解,行業內目前完成融資的自媒體已超過175人,其中有至少20人融資額達千萬,有10位自媒體的估值高達億元。李檬認為,未來五年,圍繞著中國整個自媒體廣告市場將超過千億規模。
面臨轉型和發展 監管讓行業更加規范
談到自媒體的內容監管,李檬說任何一個行業要想得到比較大的發展規模,一定是弘揚真善美的。自媒體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確實產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內容,這些雖然會在短期內獲得眼球,事實上這種行為并沒有商業價值。他認為國家的監管非常正確,如果不監管,反而把真正行業規則破壞了。
李檬建議,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自媒體要在自己專業的領域里務實的積累粉絲。例如,愛搭配就專講搭配,愛美妝就專講美妝。這樣雖然積累粉絲的過程比較慢,但是積累起來的粉絲會有商業價值。另外,自媒體要定位準確,有自己的專業,剩下的就是包裝和定位了。但是無論如何,自媒體人要真正把自媒體當做職業,首先要尊重職業,其次尊重粉絲。
而對于自媒體商業價值的挖掘,李檬表示了十足的信心。他表示,自媒體正走向成熟化和專業化,除了多元化的橫向,還逐漸向垂直領域縱深。接下來三年,自媒體變現模式也將快速發展升級,其產生的商業價值不僅僅是滿足自身影響力的傳播,具備高品牌辨識度的內容與商業的結合將創造更大價值。
頭部頂峰紅利已過 垂直和下沉帶來機會
針對2017年自媒體行業發展,李檬給出了兩個詞“垂直”和“下沉”。他分析說,在2014年到2016年這兩年間,中國的新媒體行業涌現了一大批非常有實力,有影響力,有流量的頭部自媒體。但發展至今,頭部自媒體的頂峰時代已經過去,而垂直類自媒體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互聯網發展的過程,最早是門戶為王,繼而有不同類別的垂直網站。自媒體行業也是類似這樣,前幾年頭部自媒體已經很多了,今天再做一個頭部自媒體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難度很大。而很多垂直領域的自媒體才剛剛開始,比如旅游、育兒等等的垂直領域,甚至能細分到小孩子到英國留學的領域,這種垂直類的自媒體是中國客戶未來比較需要的。
下沉的方式不僅是指下沉到二三線城市,而是指區域化的細分,因為人們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事物,自媒體創業做覆蓋全國的服務比較困難,但是覆蓋區域的相對容易。例如,北京朝陽區就可以有針對朝陽區的自媒體,而朝陽區里的望京地區也可以有針對該區域自媒體。如果把望京區域內關于餐飲的自媒體做好,整個區域幾百家餐廳也會帶來不少的收入,這是未來三五年可以演進的方式。
最后,關于自媒體普遍變現方式單一的問題,李檬建議自媒體可以通過經濟公司或者專業的平臺,用圖文、視頻、直播等定制化方式打造立體的變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