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24日綜合 備受關注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本月在北京成功閉幕,引發外媒高度關注。多家海外主流媒體均刊文稱,“一帶一路”倡議有望成為國際合作的典范,并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意味著不可錯過的重要機遇,本國企業需要積極挖掘其背后的商機。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23日刊發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張松聲的文章稱,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引起了新加坡商界的廣泛興趣。新加坡企業應積極開拓,把握“一帶一路”商機。
澳大利亞主流媒體高度關注日前在北京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國際合作的典范,也將有可能為澳大利亞,特別是澳北部大開發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悉尼晨鋒報》指出,近30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了本次會議,這說明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具有遠見卓識的發展理念,正在成為一個“世紀項目”。這一倡議有一個跨越陸地的“腰帶”,還有一個橫跨海洋的“道路”,將為世界基礎設施和貿易等領域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推動力。
《澳大利亞人》報認為,中國正在積極進行全球議程設置,不僅發展中國家,甚至很多發達國家都渴望成為中國宏偉國際合作計劃的一部分。而中國在此過程中提倡的“平等透明、相互尊重”的精神,也將逐步打消一些鄰國的顧慮,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和交流。
美國《華爾街日報》本月15日報道稱,“一帶一路”基建項目給西方企業帶來巨大商機。通用電氣、霍尼韋爾、卡特彼勒等跨國公司已經躍躍欲試,推出相關計劃以參與“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內容上雄心勃勃、規模上無法估量的偉大事業。”法國《世界報》如是評價。“德國之聲”網站贊揚說,“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美妙構想——構筑一個經陸路和海路將亞非歐聯在一起的現代網絡。”
“‘一帶一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性項目,不僅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還包括實現新的全球經濟復興。它將惠及貿易往來密切的中國和歐洲,并且將通過復興物流中心為中轉國的發展提供機遇。”俄新社的文章強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都是贏家,都能從中受益。
(綜合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國際在線等)
(編輯:涂恬 富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