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金融監管不斷加強,信托公司愈加重視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累計突破2300億元;平安信托通過銀行間市場公開發行的公募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累計規模約為400億元左右;百瑞信托目前已分別與臺州銀行、富滇銀行等合作設立資產證券化項目3個,規模近30億元。
所謂資產證券化是指以基礎資產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增信措施,將基礎資產打包發行證券的過程。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與發起人其他資產之間將實現破產隔離。
據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員陳進介紹,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目前主要是企業貸款、汽車貸款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同時個人消費性貸款作為基礎資產增長也較快。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類型已擺脫對企業貸款的依賴,向多元化發展,汽車貸款、消費貸款等由于借款人較為分散,更適合作為基礎資產。
合作發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對于銀行和信托公司而言各有動力。“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銀行可盤活存量資產,把原來流動性很低的信貸資產,轉換成具有高度流動性的標準化證券,增強信貸資產流動性,在分散銀行信貸風險的同時還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貸款集中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說,資產證券化對銀行來說還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渠道,而且通過把一部分信貸資產證券化并出售,減少了風險資產,從而提高資本充足率。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信托公司而言,發展資產證券化業務主要是探索業務轉型方向,尤其是銀信合作的新模式。“信托公司在信托利益核算、分配、信息披露以及交易各方協調等信托事務處理上具有專業性。與銀行合作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有助于信托公司自身資產證券化專業能力的培育。”國投泰康信托研究發展部高級研究員沈苗妙說。
不過,當前銀信合作發展資產證券化業務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模式中,銀行是發起機構,也承擔交易結構設計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的承銷等功能。信托公司作為受托機構,主要充當通道角色,附加值低,收費也較低。”沈苗妙說,信托公司在信貸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風險判斷、產品交易結構設計、發行定價及證券承銷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恒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蕾表示,在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中,信貸資產流轉過程的規范化、透明化還需進一步加強,需建立更完善的風險轉移渠道、風險防范機制。目前,銀信合作資產證券化業務更多是針對優質信貸資產,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還存在較大合作空間。
平安信托資產證券化部總經理舒雷表示,資產證券化是銀行和信托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合作領域之一,信托公司提供增值服務將是發展趨勢。隨著信托公司廣泛深入地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行業專業水平和經驗將得到提升。信托公司在今后的銀信合作中繼續提供基本信托載體相關服務的同時,也要進一步配備專業人才,充分調動自身的多元化資金募集渠道,豐富產品種類,體現自身專業價值,提供增值服務。
“對銀行而言,可擴大基礎資產的選擇范圍至小微企業貸款等。信托公司需提升主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從基礎資產的篩選、現金流的測算與分層、資產支持證券發行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發揮更為積極和主動的作用。”陳進說,此外,除了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外,信托公司還可主動加強與農商行、農信社的溝通,拓寬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業務范圍。
銀信合作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還需要監管部門的推動。陳進說,監管部門可通過監管政策引導不同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到資產證券化中來,引導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的形式處置不良,促進各方充分披露信息,使資產證券化向良性可持續方向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常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