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7月18日訊 記者亢舒、實習生王一伊曹曼庭報道: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了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數據顯示,6月份一二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繼續回落,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作用下,眾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得到抑制。
近日,記者走進北京市西城區多家房屋中介機構的門店,看到的景象大致類似,除了整齊劃一穿著白襯衫的工作人員,幾乎見不到顧客。一位馬姓中介人員告訴記者,北京3月份實施新的樓市調控政策以來,二手房市場出現了量價齊跌的狀況。房地產新政導致購房者貸款額度下降,一些人轉而考慮更小面積的二手房。中介人員還告訴記者,現在市場進入了觀望期,價格也有所松動,以前不能議價的,現在有了議價空間。
不僅是北京,國家統計局對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的監測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全部回落,其中9個城市環比下降或持平,6個城市出現上漲,但漲幅均在0.5%以內。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判斷,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穩定態勢。其中,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初步測算,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平均分別下降0.1%和0.2%。有市場人士注意到,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為2014年樓市升溫以來的首次。
與一二線城市房價總體繼續保持穩定,一些城市房價出現下降態勢相對比,很多過去非熱點的三四線城市,近兩個月以來,出現了上漲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的數據,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與上月相比價格上漲居前的城市是,洛陽、蚌埠、北海、襄陽、徐州、西安、哈爾濱、重慶。漲幅最高的洛陽上漲2.4%。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居前的是,蚌埠、南寧、西安、溫州、北海、無錫。漲幅最高的蚌埠上漲1.9%。
有專家提醒,隨著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逐步趨穩甚至個別城市出現量價齊跌,一些開發商和資本開始將目光轉向三四線城市,資本的進入可能帶動房價的上升,進而一些開發商可能會到三四線拿地,擴大開發量。應該注意的是,三四線城市雖然短期內出現了房價的微漲,但是這些城市的人口不一定是凈流入的,未來的需求不一定有那么大。應該警惕這一輪三四線城市上漲在這些城市帶來的新一輪投資過熱,從而產生新的供給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