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率是以一種貨幣衡量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這種價格并非固定不變。匯率的變化影響著整個經濟,也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 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因素將進一步被夯實,人民幣匯率在彈性增強的同時,將更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8月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6.7148元人民幣,1歐元對7.9406元人民幣,1英鎊對8.8603元人民幣……”
我們經常看到類似這樣對匯率走勢的描述。但當看到“匯率”兩個字時,很多人就將其與“復雜”“看不明白”聯系在一起。
匯率是以一種貨幣衡量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然而這種價格并非固定不變。這種價格的變化影響著整個經濟,也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拿購物來說,如果人民幣相對于其他貨幣的價格上漲,那么,對于我們來說,外國商品就更便宜了。
家住北京的張女士平時很關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勢。“以前我完全不關注匯率,現在兒子在美國上學,要為他準備不少學費和生活費,一漲一跌之間相差不少,就盯著美元便宜一點的時候趕緊換。”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迎來一波漲勢,張女士就換了一些美元,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海淘”成為不少年輕人的選擇,由于部分進口商品與國內價差明顯,通過一些電商平臺直接從海外購買再郵寄就更加劃算。“90后”小李就常常從歐洲和美國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和食品,對匯率的變化也格外敏感。“前兩年歐元便宜,買東西基本上相當于打八折,現在歐元升了,再加上運費,就不那么劃算了。”小李說。
今年3月份,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留學規模持續擴大,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達36.26%。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測,2018年,中國的“海淘”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海淘”人數將達到3560萬。這些變化,讓匯率變化在百姓生活中越來越重要。
除了海外留學、“海淘”等要和匯率直接打交道,一些善于理財的老百姓也在匯率的波動中尋找投資機會。
從2005年到2014年,雖然有過小幅波動,但人民幣一直處于升值通道,最高交易價一度升至6.04元人民幣兌1美元。但現在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成為常態,用單向思維“炒匯”面臨較大的風險。比如,2016年人民幣匯率走出一波下行走勢,不少人生怕人民幣匯率會“跌跌不休”,趕緊換了美元。而到了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健,并小幅升值。5月末至6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出現了幾輪強勢拉升。不少在去年末換美元的人“腸子都悔青了”。
對于人民幣匯率今年的走勢,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7)》表示,“隨著各項改革的持續深化,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因素將進一步被夯實,人民幣匯率在彈性增強的同時,將更加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這意味著,基本穩定仍將是人民幣匯率的重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