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商務部、發改委和工信部等多個部委的“掌門人”近日密集發聲,關于中國未來經濟政策的走向,他們的發言透露了哪些重磅信息?
發改委主任:擴大金融、電信、教育等領域的對外開放
“中國政府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明確部署。我們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從六個方面立體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5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指出。
何立峰表示,下一步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以及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
何立峰指出,構建全面開放體系的目標就是要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要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果,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資和生產服務網絡,打造高水平的外商投資環境。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有序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金融、電信、教育等領域的對外開放,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工信部部長:將進一步提升制造業開放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6日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提升制造業開放水平,加強“中國制造2025”與全球制造業的對接,“中國制造2025”政策將一如既往平等適用于中國境內各類內外資企業。
苗圩表示,制造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下一步中國將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制造業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關于如何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苗圩指出,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5G等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提升制造業全產業鏈的競爭能力。
苗圩強調,將進一步提升制造業開放水平。中國將擴大制造業開放,為外商提供更多投資機會。所有支持“中國制造2025”的政策措施將一如既往適用于中國境內的各類企業,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在制造業領域共同探討符合各國國情的合作模式。
苗圩還表示,中國絕不會把落后產能輸出到國外,而是把設備、廠房摧毀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完成后,“十三五”規劃設定的目標將在今年提前實現。
新任財政部部長:個稅改革將合理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
3月25日,新任財政部部長劉昆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就“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發表演講,系統闡述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推進方向。這是劉昆上任后的首次公開演講。
2018年,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如何推進備受關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
劉昆在演講中表示,今年將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根據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水平變化,合理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
對于改革目標,劉昆強調,要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優化稅率結構,完善稅前扣除,規范和強化稅基,加強稅收征管,充分發揮個人所得稅調節功能。
對于企業,劉昆透露,今年將按照三檔并兩檔的方向,調整增值稅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此外,劉昆還表示,要加快推進單行稅法的立法工作,力爭年內完成契稅法、資源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等草案的起草工作。
商務部部長:中國不會在別國揮舞大棒壓力下被動開放
據商務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25日消息,商務部部長鐘山應約會見美國鮑爾森基金會主席、前財長鮑爾森。鐘山指出,中國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的開放是自主開放,不會在別國揮舞“大棒”壓力下被動開放;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不愿意打貿易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但中國也不怕貿易戰。
在會見中,鐘山就中美經貿關系和中國對外開放闡明立場:第一,要認識到中美經貿關系的重要性。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如果兩國在經貿領域保持合作的態勢,對兩國和世界各國人民都將帶來福祉。
第二,中國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開放是自主開放,不會在別國揮舞“大棒”壓力下被動開放。
第三,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中美雙向貿易和投資能達到今天的規模,證明兩國對話合作是有效的。中國不愿意打貿易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但中國也不怕貿易戰。
新任央行行長:金融開放程度要與監管能力相匹配
3月25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亮相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這也是他擔任央行新一屆“掌門人”后首次公開亮相。
在演講中,易綱將當前金融方面的主要工作概括為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第二句話是推動金融業改革開放,第三句話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保持金融業整體穩定。
在積極推進金融業改革開放方面,易綱直言“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他認為,金融業改革開放要遵循三條規律:一是金融業作為競爭性服務業,應遵循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二是金融業對外開放須與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三是金融業開放要與防范金融風險并重,金融開放程度要與金融監管能力相匹配。
他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總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同時也要注意到目前中國面臨的一些潛在金融風險,主要體現為宏觀上仍然存在高杠桿風險,特別是企業部門杠桿率依然較高,部分國有企業杠桿率居高不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居民部門杠桿率較快上升等;二是部分領域和地區金融“三亂”問題仍然突出;三是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風險。
“這些風險的存在,我們要提高警惕。同時應當看到,中國有很好的條件做好風險防范的工作。”易綱說。
就具體政策而言,易綱要求穩住宏觀杠桿,深化金融和其他關鍵領域改革,盡快補齊監管短板,進一步明確“監管姓監”,堅決取締非法金融活動。
“強化金融風險源頭管控,加強金融領域準入管理,清理整頓各類無照經營和超范圍經營金融業務,未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金融業務。”易綱強調。
銀保監會主席: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
據中國銀監會網站消息,3月27日上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并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下一步重點工作,提出貫徹落實意見。
會議要求,宣傳貫徹落實好新憲法。要以憲法修改為契機把銀行保險業監管各項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在全系統營造勤于學法、善于用法的濃厚氛圍,善于在“強監管、嚴監管”的氛圍下依法開展監管工作。
會議提出,是有序推進機構組建工作。要抓緊研究制定組建方案,按程序報經批準后組織實施。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會同人民銀行等部門做好相關職能劃轉交接工作,根據事業需要和個人特長選好配強干部,統籌兼顧確保機構組建和監管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會議強調,做好日常監管工作。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深化銀行保險體系改革開放,全力推動銀行保險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中新經緯APP)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