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30日電 3月29日,中國銀行公布2017年業績,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國銀行2017年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后利潤1,724億元,同比增長4.76%。
據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集團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股東權益合計分別達到19.47萬億元、17.89萬億元和1.58萬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7.27%、7.38%、6.02%。盈利水平持續提升,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10.57%,增速達到近年來較好水平。凈息差1.84%,比上年提升1個基點。主要財務指標保持穩定,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98%,凈資產收益率(ROE)12.24%。非利息收入占比30.05%,成本收入比28.34%。資本水平保持充足,在境內市場成功發行總規模6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資本充足率14.19%。
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2017年,中國銀行境內人民幣貸款新增7,627億元,保持合理適度增長,重點支持國民經濟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促進經濟增長動能轉換。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珠三角地區機構的本外幣貸款余額占比達72.19%,同比提升0.31個百分點。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貸款余額占境內公司貸款比例較年初上升0.5個百分點。全面踐行普惠金融,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通過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控股95家村鎮銀行,建成國內最大的村鎮銀行集團。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萬億元,同比增長13.5%。深入推廣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已累計在全球舉辦41場跨境撮合對接會,吸引2萬余家中外企業參加。推進扶貧公益事業,超過10萬貧困人口得到幫扶。
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方面,截至2017年末,集團不良貸款余額1,5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5億元;不良率1.45%,比上年末下降一個基點。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達到159.18%,符合監管要求。加大潛在風險化解力度,扎實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全年共化解不良資產1,344億元,同比多化解55億元。
在全球化服務方面,截至2017年末,海外機構覆蓋5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機構數量達545家。海外機構資產總額達8,333億美元,在集團資產總額中的占比達25.99%;稅前利潤對集團的貢獻度達29.50%,繼續保持國內同業領先優勢。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加快構建“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海外機構覆蓋2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在全球和“一帶一路”沿線布局最廣的中資銀行。累計跟進“一帶一路”重大項目逾500個,提供授信支持約1,000億美元。穩步推進東盟地區業務重組,充分利用中銀香港的業務優勢和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東南亞區域協同效應。跨境人民幣業務優勢進一步鞏固,2017年集團實現跨境人民幣結算量3.83萬億元,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正式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銀行合作伙伴,繼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之后再次攜手奧運,成為 “雙奧銀行”。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中國銀行全面升級手機銀行,2017年交易金額達到10.97萬億元,同比增長60%,成為個人客戶最為活躍的線上交易渠道。電子渠道對網點業務的替代率達到94.19%。金融超市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28%,智能柜臺網點覆蓋率達80%。
(編輯:田阿萌 刁云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