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31日電(記者 刁云嬌) “改革開放,讓中國工藝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未來,希望讓世界上的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一件我們中國的工藝美術作品。” 近日,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節在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表示,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使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讓老百姓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自豪和驕傲。
工藝美術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借助中國改革開放,中國工藝品走遍了世界各個角落。數十年來,在國家重大的活動當中,北京工美集團一直承擔著國家級禮品的設計制作任務,為我國國際友好交往作出貢獻。如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及配偶禮品,2015年中國贈送聯合國的《和平尊》、我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領導人及配偶禮品等。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還存放著我國贈送的絲綾堆繡禮品《清明上河圖》。在送出的國禮當中,每一件作品都代表著中國最高的工藝水平。
改革開放,讓中國工藝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北京工美集團也以獨特的方式記錄著中國工藝美術前進的腳步。
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既有輝煌也有低谷的時候。改革開放四十年間,北京工美集團經歷了體制機制改革等一系列動作,進行了結構調整及優化整合,經營業務按照市場化方式運行,以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現在的北京工美集團是北京市1980年整合特藝、抽紗、地毯、首飾4家工藝美術品公司成立的。北京工美集團借助重新搭建起來的平臺,無論從設計研發還是團隊管理方面都進一步地完善,促進了工藝美術的發展及創新。同時,北京工美集團繼承了皇家文化“燕京八絕”、“民間九珍”的特點,不斷地創新產品以及豐富每一件工藝美術作品的內涵。一方面,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引領了行業發展的潮流。近年來,北京工美集團在引領時尚旅游產品和高精尖產品價值傳世的過程當中,都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400多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工美行業就有41名,還有270多名省市級大師。我們希望通過發揮大師的作用,搭建起一個工藝美術大平臺。
北京工美集團致力打造三大系列:國禮系列、民禮系列及高精尖產品。近些年,我們把這些作品不斷地推向全國,乃至帶出國門,走向世界。經過多年的精雕細琢,北京工美集團通過產品經營、品牌經營、文化經營和資產經營,已形成具有較強自主創新力、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團。
面對未來的擴大改革開放政策,北京工美集團將牢牢地抓住這次機會,堅持戰略引領,品牌提升,人才強企,團隊無價,帶領集團高質量發展。人才是企業常青的基礎,我們將充分發揮團隊的價值,不斷挖掘高技術人才,設計管理人才為集團發展注入活力。
改革開放還要繼續下去,實現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通過政府營造的依法依規的寬松的環境,企業才能更良好的運行,有更大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如今,中國工藝品已經走向世界。在未來,我們不僅要讓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一件北京工藝美術行業設計的作品,更希望看到世界上的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一件我們中國的工藝美術作品。
(編輯: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