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份以來,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不斷走低,引起市場的關注。而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量也在收縮。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11月16日-11月22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為1575款,較前一周減少了474款,環比下降23.13%,數量降幅超出預期。
而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37%,較前一周略微上升0.01個百分點;平均期限為174天,較前一周拉長了6天。
具體來看,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575款,較前一周減少了474款,環比大幅下降23.13%,為國慶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農商行和城商行理財產品數量下降最多。
“一般來說,只有節假日前后理財數量會大幅下降,但上周并沒有處在節假日期間,數量降幅超出預期。”融360分析師認為,從趨勢來看,未來兩年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肯定是要下降的。根據理財新規,銀行理財非標投資不得期限錯配,這也意味著新的非標投資將受限。此外,今后預期收益類產品將逐漸退出,凈值型產品逐漸成為市場主角,而凈值型產品的存續期往往較長,單只產品的規模會比原先的封閉式預期收益類產品大很多,這也將導致產品數量萎縮。
從產品期限來看,上周3個月內產品35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7%;3個月-6個月產品60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7%;6個月-12個月產品54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42%;12個月以上產品4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
總體來看,3個月內產品占比為23.06%,較前一周上升了1.83個百分點,連續兩周大幅上升,上周減少的大多是中長期理財產品。
從產品收益類型來看,上周保證收益類產品85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62%;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199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1%;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1191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3%。另有100款產品未披露預期收益率。
總體來看,保本理財產品共284款,較前一周大幅減少198款,降幅為41.08%。上周保本理財占披露預期收益率產品的19.25%,為今年最低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上周人民幣理財產品共1499款,其中1萬元起購的產品為343款,占比為22.88%。自9月底理財新規發布之后,不少銀行將理財門檻下調至1萬元。
從不同類型銀行來看,上周城商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2%,農商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48%,股份制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國有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7%,外資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12%。
前述分析師指出,城商行和農商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優勢比較明顯,明顯高于其他幾類銀行。目前銀行理財剛性兌付還未打破,但是如果未來兩年打破之后,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不僅要參考產品的收益率,更要考察銀行的資管能力以及產品的穩定性。
此外,融360對上周產品發行量在5款(含)以上的銀行進行收益率排名,并剔除掉收益不確定性較大的結構性理財,結果顯示,華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04%排名首位,也是唯一一家平均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哈爾濱銀行、廊坊銀行、大連銀行、九江銀行分列2-5位,平均預期收益率在4.91%-4.97%之間。上周收益前20名榜單中有18家城商行、2家股份制銀行,農商行、國有行則無一家上榜。
對于后期走勢,融360分析師認為,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21個交易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銀行體系流動性仍然較為充裕。上周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有所下降,不過近期市場利率跌勢放緩。年底將近,受整體流動性寬松影響,銀行理財收益率年末翹尾現象難現,但年前這段時間有望止跌企穩。(本報記者 劉 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