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機構表示,“五一”期間外部因素對A股市場的影響可能有限,A股市場整體仍處于磨底階段。預計5月中上旬有望出現反彈,穩增長、消費以及成長領域(新能源、半導體、軍工)的投資機會值得積極把握。
外部因素影響有限
從“五一”期間海外市場表現看,歐洲股市整體弱勢震蕩,美股則在連續回調后出現小幅反彈;先于A股開市的港股市場小幅下跌,科技股領跌。
海外市場表現及擾動因素將如何影響A股節后走勢?當前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就是美聯儲加息進展,5月加息50個基點已成為市場各方共識。
中信證券研究部海外宏觀組認為,若美聯儲縮表和加息如預期落地,外部貨幣緊縮風險將得到一定程度釋放,當前影響A股市場的外部不利因素已出現轉機。
在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看來,美聯儲雖然5月、6月可能連續兩次加息50個基點,但市場加息預期進一步上調的空間不大。雖然短期內美聯儲貨幣政策仍將加速收緊,但下半年或有一定轉機。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五一”期間外部因素對A股市場邊際影響可能有限,后市走勢仍需關注主要矛盾的邊際變化。未來國內外經濟增速是逐步收斂并同步下行,還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領先、率先復蘇,是影響中國資產價格表現的重要宏觀變量,目前來看后者概率相對較高。
5月上旬有望反彈
從A股市場近期表現看,3月15日大跌后市場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震蕩,“五一”假期之前雖一度大幅走低,但在政策面釋放積極信號后顯著反彈,上證指數收復3000點關口。相對于美聯儲加息,市場對政治局會議相關內容關注度更高。
在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方奕看來,政治局會議的表態與4月26日中央財經委會議的表態,重點均在于明確“底線思維”,積極的表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投資者當下的緊張情緒,但考慮到出口增長面臨下行壓力等因素,投資者仍不可低估當下宏觀環境的復雜性。“5月上旬A股有望迎來一定程度的反彈,但是市場還未到反轉時機,反彈之后指數仍將弱勢整理,以結構性的機會為主。”方奕表示。
相比之下,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對后市態度則相對樂觀:“決策層在基建、地產、市場主體紓困、平臺經濟等維度全面回應市場關切,經過4月的調整,極端悲觀情緒已充分釋放,市場已經渡過了賣出壓力最大的時期。隨著影響市場的因素陸續出現積極信號,預計5月市場將迎來持續數月的價值股和成長股共振修復的趨勢性行情。”
今年以來A股價值板塊相對表現更好,而成長風格則明顯受到抑制。對于后市風格演繹,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重申了大盤價值股處于底部區域的判斷,并認為美聯儲政策緊縮依然將對A股估值較高的股票形成抑制。
把握結構性機會
對于后市布局,王漢鋒認為,在市場“磨底”階段,估值相對低的穩增長板塊可能在當前宏觀環境下仍具備相對收益,如傳統基建、地產相關產業鏈(地產、建材、建筑、家電、家居)等;此外,投資者還可以從前期調整較多、估值不高、中長期前景明朗的中下游消費行業中自下而上擇股,包括家電、輕工家居、汽車及零部件、農林牧漁、醫藥等。
秦培景建議積極布局現代化基建、地產、復工復產和消費修復主線。“從全年維度看,建議圍繞現代化基建以及地產領域布局。基建領域重點關注低估值建筑龍頭、電網、數據中心和云基礎設施,地產領域重點關注優質開發商、物管和建材。從季度維度看,建議積極增配復工復產的相關行業,重點關注智能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光伏風電設備等。從月度維度看,建議聚焦消費修復相關的航空、酒店、免稅、食品飲料、百貨商超。”秦培景表示。
科技成長板塊在5月會否還有布局機會?結合估值和業績確定性等因素,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判斷,5月科技成長板塊有望迎來一波修復行情,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新半軍”(新能源、半導體、軍工)中的免疫力較強、維持高景氣的方向,如軍工新材料、光伏組件、風電整機、半導體材料、5G光纖光纜、特高壓等。
(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