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傳承文化,擁抱創新:“世界風箏之都”濰坊一飛沖天

“你不能關起門來造風箏。我們每年都會做市場調查,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理念,同時保留中國傳統特色,找到兩者之間的契合點。“

傳承文化,擁抱創新:“世界風箏之都”濰坊一飛沖天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22-05-20 14:4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2022-05-20 14: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4月,濰坊成功放飛一只特殊主題的巨型風箏——“中國空間站”,展現了神舟飛船與天宮號空間站對接和航天員出艙行走的歷史時刻。這只風箏由20多名風箏藝人制作,結合傳統制作技法和現代數字技術,歷時兩個多月完成。

作為鼎鼎有名的“世界風箏之都”,濰坊風箏揚名海外。濰坊凱旋風箏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平說,該廠出口的風箏占到95%以上,銷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新西蘭、法國和丹麥。

王小平表示,2002年,公司出口了10萬只風箏,大多是簡單的三角骨架風箏,售價也就10元左右;而現在,公司年出口量達到百萬級別,風箏樣式更多,最貴的風箏售價超過7千元,而且產量大幅提升,能同時處理來自多個國家的大額訂單。

濰坊風箏歷史悠久,據濰坊的地方志記載,濰坊風箏在明朝就已經聲名遠播。清朝時,當地涌現出一批工藝精湛的民間藝人。改革開放后,濰坊風箏開始享譽海外。1984年,濰坊風箏到上海參展,驚艷了國際風箏協會的官員們,當場建議濰坊成立一個國際性的風箏交流平臺。同年,首屆濰坊國際風箏節成功舉辦,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風箏愛好者齊聚盛會,驚嘆于扎糊精巧、繪畫生動、造型巨大的濰坊風箏。2006年,濰坊風箏被列入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1984年以來,濰坊國際風箏節年年舉辦,風箏產業也持續壯大,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據當地政府數據,濰坊目前擁有400多家風箏企業,聘用員工超8萬人,年產風箏2.2億只,年銷售額20億元。此外,目前至少29家風箏出口企業在濰坊注冊,市場涉及五大洲。

據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偉介紹,濰坊風箏占全球風箏市場份額的75%以上,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接近85%。

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放風箏的傳統,但濰坊風箏承載著中國文化獨有的特色。比如風箏傳承人楊宏偉曾制作的一只鳳凰形風箏,上面繪制了中國歷史上50位杰出女性,形態、服飾、妝容各異。她為此查閱了大量史料,與專家學者探討繪制細節,最終完成了作品。楊宏偉向外國友人介紹了這只風箏上的中國故事和傳統制作技藝,她說,雖然制作非常耗時,但她很有成就感。

風箏傳承人楊宏偉

如今,古老的濰坊風箏與時俱進,制作材料不斷更新換代,更加環保,顏色也更加豐富。濰坊市王家莊子四村黨支部書記王振華介紹,以前制作風箏的材料多是紙和塑料布,而現在使用的是纖維材料;以前手繪風箏樣式,現在則采用3D打印、激光切割、數字設計等技術,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王家莊子被譽為“中國風箏第一村”,當地擁有100多家風箏企業,年產風箏9億多只,年收益3億元,占濰坊風箏總銷量的80%。

凱旋風箏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平說,對于風箏,外國的需求開始趨向運動化、定制化,例如沖浪風箏和滑翔風箏,濰坊風箏要跟上這一發展趨勢,就要用創新取勝。

“你不能關起門來造風箏。“王小平說,”我們每年都會做市場調研,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理念,同時保留中國傳統特色,找到兩者之間的契合點。“

(編輯:曹靜 李海鵬)

【責任編輯:曹靜】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