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農資進入購銷旺季 上市公司全力備戰

2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介紹,當前,正是春耕的大忙時節,目前來看,農資已經進入購銷兩旺的季節,農資供應總體充足。

農資進入購銷旺季 上市公司全力備戰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3-02-10 09:31
來源: 中國證券報
2023-02-10 09: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介紹,當前,正是春耕的大忙時節,目前來看,農資已經進入購銷兩旺的季節,農資供應總體充足。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春耕需求加速釋放,相關上市公司工作人員每天早8點至晚8點不間斷生產保障農資供應,全國供銷合作社完成近1000萬噸的國家和省級化肥商業儲備,中儲糧北方公司已籌備農資能夠滿足51.4萬畝耕地的生產需求。

春耕正從南到北逐步展開

當前,正是春耕的大忙時節,從南到北逐步展開。毛德智表示:“目前來看,農資已經進入購銷兩旺的季節。今年農資供應總體充足,但是調度發現,也存在著區域間、品種間的供應還有一些不平衡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正在督促指導各地提早調度種子、肥料、農藥等需求,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協調搞好農資儲備和調劑調運,切實保障春耕生產需要;同時會同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面對春耕用肥高峰期即將到來,國家發改委近日選取多個代表省份不同側面的化肥工作經驗成效,供有關地方學習借鑒。比如,2022年春耕期間,黑龍江省鉀肥供應出現較大缺口,一度面臨貨源不足、物流不暢、價格上漲等多難局面,省發改委及時牽頭成立工作專班,會同有關部門多措并舉組織開展鉀肥保供,在貨源籌集、調度運輸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彌補缺口,為糧食穩定生產奠定堅實基礎。其中,為保供應,鉀肥生產企業聯通互助機制建立,從生產、運輸、裝卸全過程對原料供應進行監控,幫助解決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運輸受阻導致的產能發揮不充分等相關問題。

在壓實責任落實春播面積上,毛德智稱,力爭大面積提升糧食的單產水平,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通過全程托管、環節托管等方式,來幫助農民種好地,盡可能穩住和擴大糧食面積。

企業為春耕做足準備

企業主體作為春耕備耕的重要力量,為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做足功課”。

荃銀高科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荃銀水稻營銷中心去年10月開始發貨。今年伊始,對長江下游和四川上游區域進行種子補貨。期間,工作人員每天早8點至晚8點不間斷,全力保障水稻種子及時發貨。目前,13名制種生產人員將前往各負責區域落實生產計劃、地點布局、基地選擇。

“公司高度重視春耕化肥生產工作,強化組織協調調度,全力備戰春耕期間化肥生產供應。”湖北宜化表示,公司聚焦化工主業,全面推動產業升級換道,延鏈補鏈強鏈,對現有產業實施資源整合和技術升級。

凱龍股份稱,公司春節期間一直在全力生產,各品種的硝基復合肥備貨充足。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化肥漲價增加農民的種糧成本,不利于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不利于國家的糧食安全。作為農業領域“國家隊”,中國中化在春耕備至到來之前就發布了工作通知,督促旗下各農資企業做好調研和規劃,全力保障春耕農資供應。

為保障今年春耕農資供應充足,自去年冬儲以來,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加大采購、調運和儲備力度,2022年四季度累計從工廠采購肥料4163.2萬噸、農藥43.3萬噸,預計今年1月至4月還將從工廠采購肥料3500萬噸、農藥30萬噸左右,完成近1000萬噸的國家和省級化肥商業儲備、1億元的國家救災農藥儲備任務,有效保障春耕農業生產用肥用藥。

中儲糧北方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自去年11月以來,公司綜合市場、政策、氣候、輪作等因素,確定2023年初步種植計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采購肥料1.1萬噸、玉米種子450噸,自留適區優質高產大豆種子1800噸,能夠滿足51.4萬畝耕地的生產需求。檢修各類動力、播種和整地機械等共計700余臺套,確保春播機械力量充足。搶抓有利時機完成秋起壟46萬畝、秋施肥13萬畝,90%以上耕地達到播種狀態,為2023年春播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華安證券研究員王強峰表示,春節后農資市場開始步入傳統旺季,春耕需求加速釋放,供需偏緊將影響磷肥價格。國信證券農業首席分析師魯家瑞認為,無論是供給端對于品種保護的重視,還是需求端土地適度規模化帶來的正規農資需求上升,都將給種業經營環境帶來明顯的邊際改善。

(潘宇靜)

【責任編輯:程爾凡】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