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美銀行業“黑天鵝”頻出,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波瀾。當地時間3月22日,美聯儲并未暫停加息步伐,進一步推升市場恐慌情緒,美股當日全線大跌。
在業內人士看來,歐美銀行業危機對國內金融體系影響極小,中國貨幣政策相對獨立。同時,中國經濟走強的跡象,為尋求躲避歐美銀行業動蕩的投資者創造了機會,中國資產魅力不減。
海外恐慌情緒難消
當地時間3月22日,美聯儲并未暫停加息步伐,而是繼續加息25個基點,并表示年內不會降息。在歐美銀行業危機未完全解除的背景下,美聯儲此舉推升了海外市場的恐慌情緒。
Wind數據顯示,美聯儲公布3月利率決議后,美股主要指數全線跳水。截至3月22日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分別下跌1.63%、1.60%、1.65%;衡量美股波動率的CBOE波動率指數(恐慌指數)大幅走高,漲逾4%。
業內人士表示,海外市場恐慌情緒短期難以消散。
一方面,歐美銀行業危機持續擾動市場。在國海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黨崇鈺看來,歐美銀行業危機暫時不會造成較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但是對美國科技行業或有一定影響,美股中長期承壓。財信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黃紅衛認為,當下,歐美的通脹及銀行風險均未有效化解,預計未來兩個月全球資本市場波動會加劇。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軟著陸”概率變小,打擊海外市場信心。國泰君安(香港)分析師周浩指出,美聯儲原本有望在本月的議息會議上宣布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到來,但銀行事件顯然打亂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如意算盤。目前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看待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走向。
中國資產獲青睞
海外市場恐慌情緒升溫之際,中國資產正在獲得更多青睞。
隔夜美股大跌后,3月23日,A股、港股市場攜手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64%,恒生指數漲2.34%。北向資金、南向資金均實現凈流入,凈流入金額分別為48.08億元、8.27億港元。
摩根資產管理公司近日發表觀點稱,中國經濟走強的跡象,為尋求躲避歐美銀行業動蕩的投資者創造了機會。亞洲市場近期表現較為堅挺,特別是中國市場,優質固收產品正合時宜。
對于港股市場,黨崇鈺認為,港股市場的基本面情況主要看國內經濟而非美國經濟,今年國內經濟基本面好于去年,這意味著港股調整后的運行中樞或高于去年最差的時候。
對于A股市場,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全球流動性收緊預期的頂點已過,近期歐美銀行業危機對我國沒有實質性影響,反而有利于提升A股在全球的配置價值。配置上,建議投資者關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國防安全、糧食安全“四大安全”主線。
(周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