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在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滬深交易所主板注冊制首批10家企業已完成發行,具備上市條件。”4月4日,針對主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安排,滬深交易所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目前,主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上市時機已經成熟,將于4月10日舉行首批企業上市儀式。
10家企業分別是中重科技、中信金屬、常青科技、江鹽集團、柏誠股份、登康口腔、中電港、海森藥業、陜西能源、南礦集團,其中,前5家來自滬市主板,后5家來自深市主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家主板IPO企業創下多個“首批”記錄。這些企業既是注冊制下首批過會企業(3月13日),也是首批注冊生效企業(3月16日),從過會至注冊生效僅用時3天。
同時,10家公司也是率先啟動發行的主板注冊制公司。結合發行日期來看,中重科技、登康口腔快于其他公司一步,初步詢價及網上申購日分別定于3月22日和3月27日,中信金屬等4家公司均分別定于3月23日和3月28日,江鹽集團等4家公司分別定于3月24日和3月29日。
上述10只主板新股均按照市場化詢價方式確定發行價格。按照2021年經審計的財務數據計算,從發行市盈率來看,5只滬市新股發行價格在6.58元/股至25.98元/股之間,發行市盈率區間為20倍至41倍,中位數35倍;5只深市新股發行價格在9.6元/股至44.48元/股之間,發行市盈率在26.81倍至90.63倍之間,中位數34.66倍。
從募資情況來看,10只主板新股的實際募資總額超過預計募資總額。具體來看,5只滬市新股募資額區間為13億元至33億元,募資總額93億元,略高于招股書中預計募投項目所需資金總額75億元。其中,1只新股募資總額低于募投項目所需資金,4只新股募資金額超出募投項目所需資金。5只深市新股募資額區間為7.56億元至72億元,合計募資118.88億元,與預計募資總額比值為1.2,其中4只新股實現足額募資。
從網上申購結果來看,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網上有效申購戶數均超千萬戶。10只新股的有效申購戶數區間為1019.99萬戶至1199.12萬戶,中簽率區間為0.023%至0.186%。
有業內專家表示,全面注冊制下,主板打新并未因規則調整而出現大變化,總體實現平穩過渡。對于投資者來說,要持續加強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判斷,理性參與新股申購和上市初期交易。
(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