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7月13日電 今日(13日),國新辦舉行2023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會上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外貿進出口頂住了壓力、穩住了規模、提升了質量,總體符合預期。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3.7%;進口8.64萬億元,同比下降0.1%。
呂大良指出,上半年我國外貿有三個方面的積極變化:一是外貿活力走強。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4萬家,同比增加6.9%。其中,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充滿活力的民營企業不斷擴容,同比增加8.3%,外貿經營主體活躍度明顯增強。同時,民營企業也是外貿穩增長的主力軍,上半年進出口增速高于整體6.8個百分點,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52.7%,拉動整體增長4.4個百分點。
二是外貿結構更優。從貿易方式看,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快于整體,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1.2個百分點,達到65.5%,貿易自主發展能力穩步增強。從區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區、東北三省開放發展步伐加快,上半年進出口分別增長2.8%、4.5%,分別高出整體增速0.7個和2.4個百分點,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21%,區域發展更趨平衡。
三是外貿動能匯聚。在外貿承壓的態勢下,我國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培育壯大優勢產業,不斷匯聚外貿新動能。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接近兩位數,占進出口總值比重提升至34.3%;同期,對拉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分別增長7%和10.5%,國際市場更加多元。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分別增長8.6%和26.4%,開放平臺作用發揮明顯。“新三樣”產品,也就是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個百分點,綠色產業動能充沛。
(編輯:刁云嬌 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