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匯率波動下的“賬本”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說,從當前看,人民幣匯率雖然有所貶值,但沒有偏離基本面。

匯率波動下的“賬本”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07-18 09:52
來源: 中國青年報
2023-07-18 09: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國既是出口大國,也是進口大國,匯率過高過低都不好。”在7月1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說,從當前看,人民幣匯率雖然有所貶值,但沒有偏離基本面。他分析說,長短期綜合起來看,我國是大型開放經濟體,匯率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既可能升,也可能貶。但是往上、往下,都不會偏到哪里去。“過去幾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3次破‘7’,然后又3次回到了‘7’以內。這是2019年以來第四次破‘7’,但是這幾天已經開始明顯回升。”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7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1318,較前一交易日調升209個基點。

匯率是一個國家整體政治經濟實力的外在表現形式。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趙然認為,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市場無需過多恐慌,“當前人民幣處在匯率超調的階段,未來會回歸到長期均衡。”

算好“保值”的賬

和不少外貿企業負責人一樣,華宇錚鎣集團執行總裁蘇成喻吃過匯率波動風險管理不及時的虧,“2020年人民幣升值,由于未及時結匯、未運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導致我司出現300多萬元人民幣的匯兌損失。”這家福建省晉江市的本土企業,原料來自本地,且沒有進口中間品業務,是典型的出口型企業。

“出口型外貿企業看中的是訂單的利潤空間,人民幣貶值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出口業務形成利好,增加利潤,但也會有反向作用。”在蘇成喻看來,匯率波動具有復雜性,在市場匯率呈現雙向波動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很難精準管理外匯匯率風險,“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企業的利潤點”。

一家衛生用品材料生產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人民幣匯率呈雙向波動的趨勢下,外貿企業匯兌損益管理的難度會有所增加。這些年為讓訂單保值,該公司使用過信保、鎖匯、跨境結匯、遠期結匯、期權買賣等避險工具。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出口訂單相對穩定。

“出口型企業從接訂單到收到最后一筆尾款,往往要4-6個月的周期,包括采購原材料、生產、加工及最后成品運輸等。”為不少出口型企業辦理結匯業務的余發鑫,是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獅分行國際業務(金融市場)中心總經理。他告訴記者,錢貨兩清的過程對于出口型企業來說相對漫長,其間匯率的每次微小波動都會對企業匯兌收益產生影響,讓訂單保值是大部分出口型企業算賬的出發點。

余發鑫記得的一個成功“鎖匯”案例是,今年2-3月份,一家服裝外貿企業陸續簽約遠期結匯240萬美元,到期日為2023年4月至9月,目前均已結清。從鎖定匯率上看,該企業核算訂單利潤使用的匯率大概是6.75,平均鎖定匯率為6.86,“鎖定匯率比預期高,對于企業來說就是穩定住了利潤。”余發鑫說。

這也符合兩年前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所提及的“匯率風險中性”原則,即企業把匯率波動納入日常財務決策,聚焦主業,以“保值”而非“增值”為核心,盡可能降低匯率波動對主營業務以及企業財務的負面影響。

靠好產品贏訂單

“這輪美元、歐元升值的特點之一是,其各自的購買力增長并沒有體現在消費領域。”余發鑫在調研走訪企業時發現,以往歐洲客戶把一些衣服看作快消品,換新的速度很快,但現在,平均每件衣服的“壽命”在變長。

眼下,他期待外貿企業在三季度的發力。他說,很多紡織服裝、鞋帽類企業正進入反季節生產的旺季。一些外貿企業的負責人則認為,保證產品質量是應對匯率波動風險的方法之一,“只有好的產品才會獲得海外客戶的認可,才會有持續的訂單”。

“實際上2015年‘8·11’匯改之后,我們整體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有了一個較大轉變,出口產品也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在趙然看來,如今影響我國出口的主要是產品質量、技術含量以及產品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她結合2021年人民幣升值時的情況舉例說,當時國內出口并未受到明顯抑制,“這顯示出我國出口型企業正通過技術與產業升級,增強貿易競爭力,以及全球經濟對于人民幣需求量的提升。”

對于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的波動,趙然認為“從長遠看,這是一個短期的波動”。她解釋說,“8·11”匯改之后,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大幅提高,必然要面臨的現實就是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這也是任何一個成熟的國際貨幣所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趙然提及的“8·11”匯改,對于提升人民幣定價的合理性、市場化和國際化具有較大意義。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曾撰文分析說,從這天開始央行不再指導制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而是將人民幣定價權交給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由市場的供求決定人民幣匯率的定價。

劉國強也在1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繼續堅持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他說,人民銀行已經綜合采取措施管理預期,外匯市場運行平穩,金融機構、企業、居民的結售匯行為理性有序,市場預期基本穩定。

人民幣匯率仍會保持動態均衡

一系列政策工具正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駕護航。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注意到,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6月底召開的2023年第二季度例會上重提了一些表述,包括“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等,“預計后續穩增長工具將會圍繞內生需求不足等問題接續發力”。

他說,中長期視角下,美元指數或隨著美國經濟逐步承壓以及美聯儲緊縮政策接近尾聲而有所走弱。同時,國內有望拉開政策“組合拳”序幕,并帶動經濟基本面觸底回升,進而支撐人民幣匯率企穩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匯率是中性的,不能任性操控,否則不但撈不到什么好處,還會害人害己。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從長期看取決于經濟的基本面,從短期看是測不準的。”對于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劉國強結合當前“三個大盤”的情況說,從宏觀經濟大盤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國際收支大盤看,我國經常項目順差保持在2%左右的適度水平,跨境資本流動基本平衡。從儲備大盤看,我國外匯儲備充足,余額仍然穩居世界第一。

他表示,總的看,有這“三個大盤”做支撐,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下,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單邊市”,仍然會保持雙向波動、動態均衡。

“央行穩匯率的思路在于穩住中小企業的發展信心。”趙然看好下半年和明年整體人民幣匯率的情況,她說,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都需要周期去逐步恢復信心,而一旦信心提振之后,“經濟反彈的力度和速度一定會超出我們現在的想象”。

(阮云天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云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朱彩云)

【責任編輯:曹靜】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