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海洋經濟的發展受到了特別的關注。會議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海洋資源,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等產業的協同發展,以創新驅動、質量第一、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
12月15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浙江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舟山帶魚節,無疑是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生動實踐和具體體現。
作為中國四大海產之一的舟山帶魚,其在漁業水產中的地位日益顯著,據統計,浙江省的帶魚捕撈量超過我國帶魚總產量的35%,而其中主要的捕撈漁場便在舟山。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舟山帶魚在全國漁業中的重要地位。而舟山帶魚以其獨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不僅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早已成為了中國水產業的一張名片。
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李增輝介紹,舟山帶魚是舟山漁業代表性品種之一,2022年捕撈量8.45萬噸,銷售范圍覆蓋北上廣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占據了韓國、日本、西歐等國家市場,全年銷售額60多億元。特別是今年,“舟山帶魚”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第二批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本次帶魚節的成功舉辦,會讓更多的人了解舟山帶魚,喜愛舟山帶魚,將舟山帶魚的品牌推向新的高度,更會提升舟山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新高度。
據了解,近年來,舟山帶魚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漁民的收入增長,也為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在捕撈、加工、銷售等環節,舟山帶魚產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舟山帶魚的品質保證和品牌建設也為其他海產品樹立了典范,為中國漁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注冊局原局長楊紅燦認為,首屆中國舟山帶魚節的舉辦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舟山帶魚最肥美的季節舉辦這樣的活動,無疑是對品牌推廣和宣傳的最佳時機。通過此次活動,舟山帶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中國水產行業的領先地位。同時也為中國水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帶頭作用。
此外,舟山帶魚的產業鏈也在不斷延長,與各種業態深度融合發展。從捕撈、加工、流通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在創造巨大的價值。這不僅帶動了當地漁民的收入,也為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機會。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介紹,帶魚是我國四大經濟魚類(大、小黃魚、帶魚、墨魚)之一,在我國渤海、黃海、南海、東海四大海域中均有分布。因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巨大。作為全球帶魚第一大消費國,我國每年年捕撈量在百萬噸上下,其中浙江省的帶魚捕撈量,超過我國帶魚總產量的35%,而主要的捕撈漁場便在舟山,其他產量也主要來自東海。作為我國知名的帶魚產地,舟山一帶海域出產的帶魚,骨小體肥、肉質軟嫩、口感最好,被稱為“世界上最好吃的帶魚”。在獲得全國首批海鮮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舟山帶魚更是與當地直播電商、旅游休閑、文化餐飲等業態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助推新漁村走上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崔和表示,近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舟山帶魚產業鏈越來越長,價值鏈不斷提升,契合了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的要求。對于首屆中國舟山帶魚節來說,其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現在。更重要的是,它為未來舟山帶魚品牌的傳播與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推動中國水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帶頭作用。
在活動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水產企業和研究機構紛紛展示了他們的最新技術和產品,為推動中國水產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此外,活動還邀請了多位行業專家和學者進行主題演講和研討,共同探討中國水產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挑戰。
作為首屆中國舟山帶魚節的冠名商,鮮到鮮得(舟山)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金君表示,希望通過首屆中國舟山帶魚節的成功舉辦,來倡導規范行業生產秩序,引導消費者認知,讓消費者能夠更清晰地區分舟山帶魚的特點屬性,學會如何選購正宗的舟山帶魚,提升購買和食用體驗,實現“舟山帶魚”的真正品牌認知度。
首屆中國舟山帶魚節的舉辦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不僅是對中央經濟會議精神的生動實踐和體現,更是對舟山帶魚品牌價值的提升和推廣。通過本次活動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到舟山帶魚的價值和魅力,從而推動其品牌價值的提升和整個漁業產業鏈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它為未來舟山漁業的傳播與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中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