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10月16日公告稱,為對沖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6424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50%。由于當日有610億元逆回購和7890億元MLF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2076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央行實施大規模逆回購操作,主要是對沖大額MLF到期,控制資金面波動幅度。這已是8月以來的基本操作模式。
從利率端來看,當前資金面仍處于合理區間,短端利率全線下行。15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1.1個基點,報1.407%。7天Shibor下行7個基點,報1.517%。從回購利率表現看,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下降至1.5736%,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下降至1.72%。
本周央行逆回購到期3469億元,政府債凈繳款規模將大幅降至570億元,對資金面擾動較小。不過,10月12日財政部釋放出債券增發信號,也讓市場產生是否會對后續資金面造成沖擊的擔憂。
展望后續,中信建投研報指出,考慮到央行貨幣態度更偏向于穩增長,以及四季度還額外有0.25%至0.5%的降準空間,預計新增赤字對資金面影響有限。
中信建投研報還指出,9月底政治局會議提到經濟增長緊迫性以及央行超預期降準,疊加政府債發行接近尾聲以及前期財政資金投放,均將對流動性形成支撐,10月資金缺口不大,超儲率或將季節性走高,預計后續資金有望緩解。
王青表示,在穩增長政策全面發力背景下,為提振實體經濟增長提供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是政策重心所在,資金面偏緊態勢不具有可持續性,央行會適時通過逆回購、MLF操作、買賣國債等多種政策工具,引導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水平,穩定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