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藝融
關于并購重組,北京、深圳同一天出手。北京證監局11月27日與北京市委金融辦聯合舉辦北京轄區并購重組座談會。同日,深圳市委金融辦發布《深圳市推動并購重組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5—2027)(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此前,湖南、湖北、上海等地已對并購重組作出部署,支持上市公司將并購重組作為提質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建立并購資源庫、拓寬并購項目資金來源、設立并購基金。
與此同時,投行也積極行動起來,為上市公司尋找優質并購資源,發揮中介機構撮合作用。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全球并購業務執行負責人周雷認為,隨著相關支持政策逐步落地,預計會有更多優質上市公司借助并購達成產業鏈整合。
助力產業補鏈強鏈
今年以來,一系列支持并購重組的政策相繼出臺。自《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并購六條”)推出以來,產業并購成為共識,跨界并購趨勢顯現。
隨著監管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并購重組的支持力度,并購重組進一步“脫虛向實”,產業并購愈發成為行業共識。一方面,上市公司并購意愿強烈,積極尋找優質的并購標的;另一方面,集成電路、芯片、半導體等新興產業領域并購交易活躍,助力產業上下游整合、補鏈強鏈。例如,希荻微擬收購誠芯微100%股份,拓寬技術與產品線布局;華海誠科擬收購華威電子30%股權,雙方有望優勢互補;兆易創新擬聯合收購蘇州賽芯70%股份,助力公司模擬業務發展。
9月底以來,跨界并購趨勢初顯。比如,11月12日,松發股份對外發布了關于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的公告,公司擬以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恒力重工100%股權。從所屬領域來看,松發股份從事日用陶瓷類制品業務,恒力重工從事船舶及高端裝備制造業務。松發股份在公告中稱,借助本次交易,在船舶行業市場長期向好背景下,公司將擴大對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船舶產品的有效轉型投資,形成存量資產與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
“監管支持運作規范的上市公司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等需求開展符合商業邏輯的跨行業并購,因此上市公司可基于自身需要發起跨界并購,但在這之前必須想清楚跨界投資的原因和合理性,符合產業發展的邏輯。”有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目前,上市公司間吸收合并保持較高活躍度。例如,國泰君安證券擬換股吸收合并海通證券;海聯訊擬以換股方式吸收合并杭汽輪B;南國置業控股股東電建地產擬吸收合并武漢新天地。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類并購頻現。例如,11月25日,五新隧裝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并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五新重工100%股權、興中科技100%股權。這也是“并購六條”發布后,北交所啟動“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首單項目。
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并購六條”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轉型,鼓勵跨行業并購和未盈利資產收購,高質量并購成為主流。
并購基金活躍
自“并購六條”出臺以來,地方鼓勵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組建并購基金的步伐加快。
從各地的鼓勵重點來看,主要集中在典型并購案互學互鑒、搭建并購標的與上市公司對接平臺、探索與產業龍頭合作發起產業并購基金等方面,涉及并購重組的資產端、資金端、風險防范等內容,旨在推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高效落地、進一步完善并購重組生態,服務新質生產力。
例如,此次《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力爭將深圳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投融資活躍區、技術和產業并購交易集聚地、上市公司質量提升示范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先行地、創新資本生態健康規范先導區。
中信證券認為,政策積極鼓勵加上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需,并購重組正迎來全新機遇。此輪并購重組并非只是短期的主題炒作,而是可持續的產業趨勢。
此外,地方政府積極設立并購基金。例如,據北京亦莊創新9月28日發布的消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康橋醫療健康并購投資基金于近日正式設立,這是北京亦莊設立的首只并購基金。據悉,該基金由北京亦莊國際生物醫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康橋資本合作設立,總規模30億元。
深圳市委金融辦10月24日發布的《深圳市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公開征求意見稿)》提出,“探索與我市產業龍頭合作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鼓勵國資國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研究并探索設立產業并購基金”。
“擁抱并購基金,可以看作是當下市場主動求變的縮影。地方立足產業鏈,整合優勢資源,通過設立并購基金以強化產業升級、吸引社會資本。”清科研究團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