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雜志2025年第6期刊發的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表示,持續提升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質量,支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更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推動落實一批強鏈補鏈重點項目
文章表示,要著力提升企業發展質量效益。深入實施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加強經濟運行分析,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不斷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大拓市增收和降本節支力度,夯實持續健康發展基礎。堅持擴大有效投資,以高質量編制和實施企業“十五五”規劃為契機,聚焦科技屬性、技術價值、新興領域,推動落實一批強鏈補鏈重點項目,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內生增長的良性循環。
在科研人員中以創新創造為導向開展多種形式中長期激勵
文章提出,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主動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深入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頭底層技術,強化行業共性技術供給。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實施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強化中試驗證平臺的技術熟化、工程化放大、可靠性驗證功能,加大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采購力度,打通成果轉化應用“最后一公里”。加快健全以科研為核心、以實效為導向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深入推進專項科技人才培養工程和人才高地專項行動,在科研人員中以創新創造為導向開展多種形式中長期激勵,持續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
深入實施央企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和“AI+”專項行動
文章提出,要深入推進布局優化結構調整。進一步明晰各類企業的功能定位,在深入研究行業形勢、產業趨勢、市場走勢的基礎上,立足企業比較優勢,大力推進差異化布局。深入實施央企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和“AI+”專項行動,加速傳統產業強基轉型,大力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斷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將企業優勢與各地資源稟賦結合起來,加大戰略性產業、物資儲備基地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助力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共同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指引,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統籌鞏固傳統領域合作和穩步拓展新興領域合作,高水平推動項目履約,加快實現高質量“出海”。
在新興產業領域探索實施扁平化管理、平臺化運作等模式
文章表示,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構建靈活高效的市場化運營機制,進一步壓縮管理層級,建立快速決策機制,在新興產業領域探索實施扁平化管理、平臺化運作等模式,不斷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和靈活性。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入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強化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出資人政策支持,同時推動完善監督體系,探索推進智能化穿透式監管,實現“放得活”與“管得住”有機統一。
通過組建產業聯盟等方式加強與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的市場化合作
文章還表示,加強與各類企業協同發展。深入開展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充分發揮大企業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等,通過組建產業聯盟、實施產業共建、開展業務協同等方式,加強與民營企業等各類企業的市場化合作,常態化推進產供銷高效對接,在延鏈補鏈強鏈固鏈中推動各類企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通過組建高水平創新平臺、升級創新聯合體、共建聯合實驗室、開放共享創新資源等方式,加強與具有創新優勢的各類企業的合作,探索構建要素共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共同加快新技術新產品聯合開發、迭代升級,在開放共享、協同互促中增強創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