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老人銀行存養老款被騙 30萬元變成10年保險金

作者:周凱 來源:新華社
2012-02-13 21:59:00
  新華社重慶2月13日專電(“中國網事”記者周凱)老父親去銀行存養老款,結果被騙買了保險產品,到期之后不但沒有收益,反而還虧了1.2萬元。近日,有網友發帖描述了父親“存單變保單”的受騙經歷引發網友熱議,數百名網友紛紛跟帖曬自己也被銀行和保險公司“忽悠”的類似遭遇,并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維護儲戶權益。

  近年來,銀行在代理保險業務過程中誤導銷售、額外收費等亂象突出,“存單變保單”的事件時有發生。為此,中國保監會、中國銀監會于2011年3月7日聯合發布《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監管指引》(下稱《監管指引》),明確規定保險公司人員不得派駐銀行網點,銷售人員不得誤導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規定出臺近一年,為何難成保險銷售亂象“緊箍咒”?“存單變保單”現象為何仍屢禁不止?“中國網事”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30萬養老款竟成一張保單

  網友紛紛曬被騙買保險經歷

  近日,大渝網一則名為《網友訴說:老人30萬存款,沒了》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發帖網友稱,父親去銀行存款,一名穿著類似銀行工作人員的人向父親介紹一款高息理財產品,不但三年后可收回本金、每年分紅,還免費贈送一份十年期的保險,老人信以為真,陸續存了30萬。三年之后產品到期,父親去銀行一查才知道自己30萬養老款買的是一份長達30年的分紅型保險產品,現在本金取出來不但沒有收益,還要虧1.2萬元。

  此貼引發網友共鳴,“我婆婆也遭保險公司騙慘了”、“我媽媽也被騙過”……數百名網友紛紛跟帖曬自己也被銀行和保險公司“忽悠”的類似遭遇。網友“放羊的新星”說:“我也被他們誤導了,當時去銀行存錢,誤以為賣保險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稀里糊涂就買了,每年交一萬,要交三年,保險期限10年,這不馬上要交第三次了,沒辦法還得交,現在如果退保的話就虧慘了。”

  網友們對這種誤導儲戶購買保險的行為感到十分氣憤。網友“長大安”說:“無良啊無良,老人家的錢都騙!”網友“油條”說:“明明是保險公司,卻打著銀行的旗號,這種做法的確可惡,就是一種欺騙。”

  一些網友表示,由于在買了保險后很難拿出有力證據證明是誤導銷售,所以維權十分艱難,不少上當者只能選擇吃啞巴虧。發帖網友說:“事情出了后,保險公司卻說,如果我們認為真的是保險業務員通過欺詐的形式,誘導老人購買保險的,就應該出示錄音證據。一個老人,怎么又想到錄音呢?”

  網友認為,除了要追究保險公司的責任外,銀行也難辭其咎,并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維護儲戶權益。網友“絨絨”說:“某些銀行,難道沒有責任嗎?某些機構難道真的不知道嗎?某些部門是不是也該出面管管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