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移動新媒體
中國搜索

國家糧食局原局長:國家糧價高企對中國CPI影響有限

瞭望 2012-08-29 08:21:00

“對于小麥、稻谷、玉米三大主要糧食品種,必須長期堅持基本立足國內自給,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出現反復,再恢復到原來的綜合生產能力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雖然今年各地普降大雨,但我國耕地中山地丘陵坡耕地所占比重較大,往往降雨以后帶來的都是糧食豐收。比如,歷史上1984年和1998年的洪水后,中國都實現了大豐收,糧食產量越過了4億噸、5億噸兩個大臺階。目前,國內糧食儲備充足、保證市場供應和穩定完全做得到,這個請大家放心。”

近日,針對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組織相繼發出“全球可能發生糧食危機”的警示,國家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中坦言,“中國有充足的中央和地方糧食儲備,加上目前國內糧食生產的良好態勢,保證我國國內的糧食市場穩定,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聶振邦看來,中國糧食生產連續八年增產,今年夏糧又獲得大豐收,秋糧玉米、稻谷長勢良好,糧食庫存和儲備充裕,進口糧食數量占國內糧食產量和消費量比重很低,“目前國際市場的糧價上漲不大可能對中國糧食市場造成大的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主要是大豆和油料作物不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進口大豆對外部依存度比較高,超過70%。”他說,盡管大豆和植物油對外依存度較高,輸入型通脹會導致國內價格上升,給其他進口的糧食品種帶來一定影響,但由于中國食品消費所占的消費比重逐漸降低,預計傳導后價格上漲對CPI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就如何利用國際市場的問題,多年的調控和管理實踐讓聶振邦深刻認識到,我國是人口大國和糧食消費大國,大量進口糧食對國際市場影響很大,而且不一定得到糧源的保證,大量的進口糧食會拉升國際市場糧價,對低收入缺糧國家也會帶來影響,“盡管在調控策略上可采取適度進口調劑的措施,但對于小麥、稻谷、玉米三大主要糧食品種,必須長期堅持基本立足國內自給,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出現反復,再恢復到原來的綜合生產能力,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嚴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大局。”

玉米增產成市場關鍵

“全球由于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糧食產量下降,糧食價格上漲,國際糧食庫存減少,威脅到全球的糧食安全。”聶振邦作出這一判斷,原因在于持續高溫和干旱天氣對美國玉米市場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他分析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消費和出口國,其生產狀況對于世界玉米及糧食市場的穩定有非常大的影響。今年6----7月,美國發生56年來最嚴重的干旱,直到8月初中西部地區才出現一些降雨,但雨量很小,預計整個8月份繼續發生旱情的可能性比較大。干旱對全球糧油的影響因此可能擴大。

年初時,美國大豆和玉米的比價降至1.9的低位,種植玉米的收益明顯好于大豆,促使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大幅度增加。美國農業部的報告顯示,2012年美國玉米播種面積達到3900多萬公頃,增幅接近5%。美國農業部6月份的報告預測,在播種面積較大幅度擴大的基礎上,美國玉米總產量有望較上年增加6180萬噸。全球玉米總產量也將由于美國玉米產量大增而首次突破9億噸,全球偏緊的玉米供求形勢會得到改善。

但進入6月份之后,美國出現的旱情不斷加劇,預期也不斷調低,價格開始上漲,尤其是期貨價格上漲比較多。美國和全球的玉米供求形勢日益嚴峻。

美國氣候狀況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主產區的降雨量僅為正常年份的55%,7月份為正常年份的61%,玉米主產區6月份平均氣溫比正常年份高1℃,7月份高3.4℃,高溫和干旱天氣的長時間持續,給玉米生長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聶振邦說,“截止到7月29日,美國玉米作物的優良率降到24%,和上年同期62%的水平相比是非常低的。這是1988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

玉米單產的預測值開始不斷下調。從7月份開始,美國農業部和一些市場分析機構都不斷地下調美國玉米的單產水平。今年美國玉米單產有可能降到每公頃7845公斤,比去年同期降低15%。

大旱還帶來了另一種情況。在一些干旱非常嚴重的地區,收割所獲的收入,甚至彌補不了成本,美國玉米棄收面積持續增加。“7月份美國農業部預計玉米的棄收比例是7.8%,根據目前的氣候狀況判斷,棄收率遠遠高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水平,如果按10%的棄收率,以及7845公斤/公頃的單產來計算的話,美國今年的玉米產量將降到2.75億噸,不僅不會比上年增加,反而比上年減少3840萬噸,減幅是11.3%,比美國農業部最初的總產量預測值3.757億噸減少將近1億噸。”

聶振邦說,美國玉米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近一半,美國的產量減少1億噸,不僅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內市場,對全球玉米市場的影響會更大,一般情況下在國內市場偏緊的時候,出口的削減量比例可能比產量的下降率還要高,這樣的話,價格就會相應受到影響。

6月中旬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價格大幅上漲,而且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一度達到每噸323美元。如果美國玉米單產預測數據進一步下調,芝加哥期貨的價格有可能還會繼續上漲。7月下旬的時候,美國高盛集團預計未來三個月內,美國玉米價格將達到350.3美元/噸,這比前期的歷史高點還要高出近30美元。

“對于中國來說,國內玉米市場正經受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大漲的考驗,”聶振邦認為,影響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美國的玉米到貨成本超過國產玉米價格,美國玉米近期到中國港口報價已經大幅度上漲,即使不將增值稅計算在內,成本也大大超過南方國產玉米分銷價格。截止到8月1日,美國9月同期二號黃玉米到岸完稅價格是2900元/噸左右,比兩個月前的價格上漲了690元/噸,比當前深圳蛇口港東北玉米價格每噸高出340元。

二是中國玉米應該尋找新的貿易伙伴。美國玉米價格上漲帶動了國際市場價格走高,但其他的玉米出口國的價格漲幅小于美國,這就使得美國玉米出口優勢降低,中國進口其他國家玉米的可能性會增加。比如,阿根廷玉米運抵中國的成本是每噸2600元,與目前廣東地區的玉米價格基本持平,如果剔除13%的增值稅,阿根廷的玉米運抵中國的成本是2320元每噸,比當前廣東地區的玉米價格每噸低260元。

三是玉米增產成為穩定國內市場的關鍵。受美國玉米價格上漲的影響,中國利用國際玉米市場增加國內供應的可能性正在降低。美國干旱將導致6000萬噸到1億噸玉米產量的波動,使得實現國內玉米市場穩定的外部環境受到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努力實現今年國內玉米的豐收,就成為穩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國內玉米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

聶振邦還介紹了中國玉米種植的良好態勢。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監測,近兩年東北、華北、黃淮等玉米主產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目前北方主產區玉米長勢良好,苗情普遍好于上年。雖然局部地區遭受到病蟲害,但據分析對總產量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到目前為止,東北、華北、黃淮地區農作物受災面積明顯少于去年,湖北、廣西等地春玉米已經收獲上市。市場反映今年南方玉米增產明顯且質量較好,目前已進入到飼料市場。

亞投行開業儀式系列活動今起將在京舉行 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濰坊艦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亞投行開業儀式系列活動今起將在京舉行 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濰坊艦進行實彈射擊訓練
獨家:中國日報網2015年十佳華語電影出爐 會在火星種土豆的學霸并不多 理工宅男仍然槽點滿滿
爭做好命女 心理學家教你學撒嬌 超模性感演繹奢華珠寶大片

新聞熱搜榜

      見證歷史:聚焦A股

      詳細>>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詳細>>
         
      • 專訪世界銀行行長

        專訪世界銀行行長

      • 專訪韓國駐華大使

        專訪韓國駐華大使

      聯系我們

      電話:010-84883646 E-mail:caijing@chinadaily.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