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兩三天能查清的問題會長期存在
姜明安:沒有核查的申報只是走形式
10月28日,在“房叔”事件曝光了大半個月之后,廣州市紀委新聞發言人梅河清接受了央視《面對面》的采訪,正面回應了有關廣州市城管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局長蔡彬案件的調查情況。
“為什么在兩三天的時間內能夠調查清楚的事件會長期存在?對于官員填報了這樣一個數字之后不進行核查,怎么保證它的真實性呢?”面對追問,梅河清坦陳:領導干部個人報告有關事項的這項制度過于流于形式了。
此次“房叔事件”暴露領導干部個人報告有關事項制度在核查環節出現問題。梅河清也提到,“房叔”蔡彬向組織申報“1套房”,但最后被證實有“22套房”。
“申報就應該包括核查,沒有核查的申報就沒有作用,就只是勞民傷財了?!北本┐髮W法學院教授姜明安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
梅河清對核查問題的解釋是,因為領導干部個人報告有關事項的規定,在區縣處級干部層面是紙質填報,這給核查增加了工作量,“由于我們力量有限,也沒有全面去核查?!?/p>
在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看來,領導干部個人報告有關事項制度在執行中核查難也存在客觀的制約條件。“有些核查的內容已經超出了紀檢監察系統的職權范圍,需要其他部門進行配合,比如說銀行、房產局和一些金融機構的配合,光靠紀檢監察系統是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的?!?/p>
但是,核查難的根源是缺乏人力、物力和技術手段嗎?姜明安認為,客觀困難并不難解決,主觀上忽視核查環節才是癥結所在,“如果真正想把制度運行起來,肯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p>
姜明安表示,核查環節沒有落實關鍵還是紀檢監察和領導干部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而且領導干部對這項制度抱有抵觸情緒。
國外的財產申報制度在信息核查這一環節上是如何做的?莊德水說,國外的財產申報制度是在申報源頭和最終環節上雙向發力,“一定要把申報的表格做得非常詳細,同時還要有一個督警式的制度。一旦發現哪位領導干部有意瞞報重要信息,應該采取相關的懲處措施?!?/p>
隨著“表叔”、“房叔”的出現,公眾不斷質疑“領導干部個人報告有關事項”的規定是否起到有效的預防腐敗作用。
莊德水認為,領導干部個人報告有關事項的規定偏“虛”,關鍵在于缺少公示環節,“這個事情之所以被發現,就是因為有人把他的有關信息公布在了網上,從而達到了監督的效果。如果不公開,這個事情很難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