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夜暴跌 或現新龐氏騙局
網絡虛擬貨幣比特幣自周三創下新高266美元后暴跌至105美元。在過山車式的漲跌前,有人認為比特幣似乎就是一種龐氏騙局;有人則認為它是一種創新。比特幣泡沫正在迅速膨脹,不禁讓人懷疑匯率如此不穩定的“貨幣”能否真的充當貨幣的角色?
近一個月來,被人們熱捧的網絡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在漲幅將近8倍后,上演了過山車。一個月前,在比特幣的交易所里,一枚比特幣大概能兌換30多美元,而周三,它的身價創下對266美元的歷史紀錄,隨后暴跌至105美元,之后再反彈至203美元,又再跌至130美元下方……目前1比特幣處于170美元水平附近。
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價值泡沫正在迅速膨脹,持有者更多是投機需求。
賺錢就要“挖礦”
比特幣是一種P2P(PeertoPeer,對等網絡)產生的數字貨幣,設計初衷是對抗現有的貨幣體系,只能在網絡上使用,借助復雜的密碼安全技術保障網絡交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種能交易的貨幣不由任何政府、企業或銀行創辦,并將通脹設定在可控水平上。比特幣由一個名叫“中本聰”的人或組織于2009年2月11日提出。
據了解,比特幣以一套編碼系統為基礎,通過復雜的計算而產生。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挖礦”軟件“制造”比特幣,然后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最后通過P2P網絡來核查重復消費的情況。
“挖礦”的本質是P2P網絡上制造新區塊的過程,因此參與者越多,新區塊產生得就越慢。和資源開采一樣,消耗得越多未來獲取的資源將越少。算法規定,到2013年每一個區塊只能生成25個比特幣,2017年只能生成12.5個,因此比特幣2030年總計數量將達到2100萬的極限值。
記者近期嘗試通過官方軟件進行“挖礦”,一周的時間顆粒無收,亦有“挖礦者”在論壇上表示,隨著比特幣總數趨于飽和,挖礦人群暴增,挖礦越來越難。正是因為沒有機構能夠濫發這一貨幣,以及挖掘難度的不斷增加,比特幣的價值不斷走高。
由比薩變房子
作為一種虛擬貨幣,比特幣自然能夠用于交易,由于其自身具有不會被凍結、無法追蹤、不用納稅、交易成本極低等特點,世界上的一些主流網站開始支持使用比特幣交易。更有外媒消息稱,有人開始接受比特幣出售其占地3.6英畝的房子,售價不到一萬比特幣。而比特幣產生時的第一筆交易,就是用一萬比特幣買了兩個比薩。
由于世界多個經濟體開始瘋狂印鈔,比特幣價值的增長令人們開始將其視作可以投機的商品。然而近期,無論什么投資市場,都難以激發人們的投資欲望,在此情況下,比特幣開始大漲,以至于比特幣的支持者認為比特幣有望成為主流貨幣。
不過國內的投資市場對比特幣的關注并不高,記者近期向多位投資人士咨詢,他們均表示不知道比特幣。一位投資人士稍作了解后認為,隨著比特幣價格大漲,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普通投資者涌入這個市場,但是他們很可能抱著投機而非投資的心理。
騙局還是創新?
實際上自2011年起,比特幣就遭到了大量經濟學家、評論家的抨擊,認為該貨幣將迅速崩盤,然而現在比特幣的價值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而經濟學家們對于比特幣最多的指責,就是擔心這是一個新的龐氏騙局。不可否認,不少比特幣被用于黑市交易以躲避資金流追蹤的風險,也有人通過比特幣從事非法工作。此外,“中本聰”本身同樣是個謎團。
從投資這個概念誕生至今,任何投資方式都無法完全規避風險。資深投資人士張逸軒表示,比特幣最近的確很火,但正是因為沒有銀行、機構、不存在監管,比特幣有可能是一場騙局,也有可能涉及洗錢。如果全世界2100萬個比特幣都被人們持有,都想等著升值,那么比特幣將變得有價無市,其真實價值根本沒有體現出來,可見完全是投機性的炒作,只是泡沫而已。
專注于貨幣研究的經濟學專家李安南表示,比特幣之所以能獲得一部分人的認可,是因為它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像這種沒有機構、無法監管的貨幣,其貨幣價值無法統計計算,貨幣本身的安全也難有保障,應該謹慎使用。
據《深圳商報》
近一個月來,被人們熱捧的網絡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在漲幅將近8倍后,上演了過山車。一個月前,在比特幣的交易所里,一枚比特幣大概能兌換30多美元,而周三,它的身價創下對266美元的歷史紀錄,隨后暴跌至105美元,之后再反彈至203美元,又再跌至130美元下方……目前1比特幣處于170美元水平附近。
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價值泡沫正在迅速膨脹,持有者更多是投機需求。
賺錢就要“挖礦”
比特幣是一種P2P(PeertoPeer,對等網絡)產生的數字貨幣,設計初衷是對抗現有的貨幣體系,只能在網絡上使用,借助復雜的密碼安全技術保障網絡交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種能交易的貨幣不由任何政府、企業或銀行創辦,并將通脹設定在可控水平上。比特幣由一個名叫“中本聰”的人或組織于2009年2月11日提出。
據了解,比特幣以一套編碼系統為基礎,通過復雜的計算而產生。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挖礦”軟件“制造”比特幣,然后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最后通過P2P網絡來核查重復消費的情況。
“挖礦”的本質是P2P網絡上制造新區塊的過程,因此參與者越多,新區塊產生得就越慢。和資源開采一樣,消耗得越多未來獲取的資源將越少。算法規定,到2013年每一個區塊只能生成25個比特幣,2017年只能生成12.5個,因此比特幣2030年總計數量將達到2100萬的極限值。
記者近期嘗試通過官方軟件進行“挖礦”,一周的時間顆粒無收,亦有“挖礦者”在論壇上表示,隨著比特幣總數趨于飽和,挖礦人群暴增,挖礦越來越難。正是因為沒有機構能夠濫發這一貨幣,以及挖掘難度的不斷增加,比特幣的價值不斷走高。
由比薩變房子
作為一種虛擬貨幣,比特幣自然能夠用于交易,由于其自身具有不會被凍結、無法追蹤、不用納稅、交易成本極低等特點,世界上的一些主流網站開始支持使用比特幣交易。更有外媒消息稱,有人開始接受比特幣出售其占地3.6英畝的房子,售價不到一萬比特幣。而比特幣產生時的第一筆交易,就是用一萬比特幣買了兩個比薩。
由于世界多個經濟體開始瘋狂印鈔,比特幣價值的增長令人們開始將其視作可以投機的商品。然而近期,無論什么投資市場,都難以激發人們的投資欲望,在此情況下,比特幣開始大漲,以至于比特幣的支持者認為比特幣有望成為主流貨幣。
不過國內的投資市場對比特幣的關注并不高,記者近期向多位投資人士咨詢,他們均表示不知道比特幣。一位投資人士稍作了解后認為,隨著比特幣價格大漲,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普通投資者涌入這個市場,但是他們很可能抱著投機而非投資的心理。
騙局還是創新?
實際上自2011年起,比特幣就遭到了大量經濟學家、評論家的抨擊,認為該貨幣將迅速崩盤,然而現在比特幣的價值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而經濟學家們對于比特幣最多的指責,就是擔心這是一個新的龐氏騙局。不可否認,不少比特幣被用于黑市交易以躲避資金流追蹤的風險,也有人通過比特幣從事非法工作。此外,“中本聰”本身同樣是個謎團。
從投資這個概念誕生至今,任何投資方式都無法完全規避風險。資深投資人士張逸軒表示,比特幣最近的確很火,但正是因為沒有銀行、機構、不存在監管,比特幣有可能是一場騙局,也有可能涉及洗錢。如果全世界2100萬個比特幣都被人們持有,都想等著升值,那么比特幣將變得有價無市,其真實價值根本沒有體現出來,可見完全是投機性的炒作,只是泡沫而已。
專注于貨幣研究的經濟學專家李安南表示,比特幣之所以能獲得一部分人的認可,是因為它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像這種沒有機構、無法監管的貨幣,其貨幣價值無法統計計算,貨幣本身的安全也難有保障,應該謹慎使用。
據《深圳商報》
編輯: 標簽: 貨幣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