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將成為歐洲經濟“發動機”?

中國日報網7月25日電(楊磊熙),據美國媒體7月24日報道,從新的經濟數據上來看,英國讓它的G7伙伴們相形見絀,看起來它已經擺脫了歐元區經濟危機的影響。
根據安永的預測,英國今年的經濟增長應該會達到3.1%,超過預期的2.9%。同時,也遠高于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1.8%的增速。而此前,正是依靠了德國,歐元區的大多數國家才得以脫離危機。
“我們已經走出復蘇階段,進入了經濟擴張階段。”約克大學經濟金融教授、安永首席顧問彼得·斯賓塞如是說“看起來我們有持續的動力”。
預計定于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英國經濟的增幅已經超過了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的峰值。
斯賓塞解釋道:“經濟增長不能再像去年一樣,依靠拿出大家的儲蓄,而是要依靠業務的擴張和更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來拉動。企業的支出正在增加,這意味著公司不再是坐擁現金,取而代之的是投資于生產活動。”據悉,英國經濟增長的一半來自于商業投資。
根據政府的統計,英國3月到5月持續就業比例就業達到73.1%,接近趕超04-05年以來的紀錄。
不過盡管英國就業比例較高,但是工資漲幅卻下降到有記錄來的最低,僅僅達到通貨膨脹率的一半。這激發了另一個經濟問題,收入的分化和不平等。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所有的家庭中,只有20%的高收入人群可支配收入在去年有了提高,剩下80%的家庭收入下降。
英國央行也警告稱,英國的生產力從危機以來一直處于一反常態的疲軟狀態,生產力增長仍低于危機前16%的水平。
許多經濟學家也警告英國潛在的房地產泡沫,目前英國的購房平均成本較07年峰值仍高出2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不斷上漲的房價和低生產率可能會阻礙經濟的增長,并敦促國家實施“提前措施”防范房地產泡沫。
但斯賓塞告訴記者這個泡沫的擔憂被夸大了:“以倫敦為例,房地產的買家主要通過現金交割,而且買主大部分是海外買家。相比之下,抵押貸款購房的比率很低。
英國經濟易受到外來活動的沖擊,一半的國際貿易來自歐盟國家,其中很多國家仍飽受危機的困擾。
“如果德國遭受沖擊,我們也會受牽連,如果德國做得好,我們也會受益,像其他歐洲國家一樣。”斯賓塞說。
(編輯: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