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19日電(遠達)外媒近日發表文章稱,近幾十年,中國對全球貿易和產出增長的貢獻遠遠大于其它經濟體。直到今天,誰都不能忽視中國經濟的規模及其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影響。
《東亞論壇》雜志網站編輯Peter Drysdale8月11日發表分析文章稱,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是全球分析師和經濟決策者關注的對象。誰都不能忽視中國經濟的規模及其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影響。中國的名義GDP占世界的比重已達12%,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定增加。
近幾十年,中國對全球貿易和產出增長的貢獻遠遠大于其它經濟體。今年也是這樣。盡管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占全球產出的比重很可能比美國更大。重工業及基礎設施投資強勁增長的勢頭,在本世紀頭十年驅動了全球商品市場的大發展。這是可喜的發展。
誰也無法否認中國經濟顯著增長給數億中國老百姓帶來的實質性、正面效益。中國的經濟地位、新積累的經濟資產、它過渡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情況都是真實的。這樣的成果也是中國決策者必須面對的現實。他們將繼續前進,在未來20年里,努力幫助中國從中等收入水平轉變為經合組織先進國家生活水平。
現在,中國的決策部門已經開始考慮如何維持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問題。而加速經濟改革將會是實現經濟相對快速增長的有效策略。
例如,據估計,獨生子女政策和戶口制度改革,配合人力資本的改善,在未來可讓中國經濟增長率提高1-2個百分點。而且,更完善的金融改革將給經濟增長率增加1.4個百分點。雖然從短期來看,中國經濟可能會面臨增長放緩,但是從長期來講,這些改革必將幫助中國經濟繼續騰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