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中國-東盟:從“黃金十年”到“鉆石十年”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4-11-12 17:38:03

中國日報網11月12日電 記者/王璟 李克強總理赴緬甸展開訪問,同時,將為中國-東盟升級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書寫濃重一筆。

李克強總理應東盟輪值主席國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吳登盛邀請,于11月12日至14日出席在緬甸內比都舉行的第十七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九屆東亞峰會,并對緬甸進行正式訪問。

2014年恰逢中國-東盟(10+1)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1周年。李克強總理將過去的十年譽為中國-東盟“黃金十年”。今年,雙方將共同打造“鉆石十年”。觀察人士認為,中國領導層的密集訪問東南亞凸顯出中國對東盟地區的高度重視,也釋放出加強與東盟合作,塑造互惠共贏格局,開啟中國-東盟合作“鉆石十年”的積極信號。

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1年來,已經為中國與東盟開展全方位經貿合作奠定牢固基礎,推動了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發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從2004年至今,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領域越來越寬廣,合作共贏加強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多領域交流。同時,中國-東盟還將繼續加強在金融、海洋、安全、人文、互聯互通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僅中國-東盟貿易往來會迎來新的升級,在安全領域的合作也勢必會迎來新的局面。

新加坡《聯合早報》文章稱,作為東亞最大國家以及東南亞最有活力的區域組織,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不但具有經濟和文化上的意義,更有國際關系模式上的典范作用。

回顧中國-東盟的“黃金十年”:雙贏是基礎

自從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世界經濟復蘇之路一波三折。作為全球經濟最富活力和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東亞的政治和經濟格局也在發生深刻復雜調整。中國作為本地區第一大經濟體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地區發展繁榮方面,一言一行都備受地區乃至全球關注。

中國-東盟經貿合作十來年確實交出了一份令世界滿意的答卷。在東盟對話伙伴中,中國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中國第一個與東盟啟動雙邊自貿區商談,并于2010年正式建成這一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貿區……在發展與東盟關系、塑造地區一體化格局方面,中國屢下“先手棋”。

李克強總理將過去的十年譽為中國-東盟“黃金十年”,可見中國和東盟在過去的十年合作中,已經取得了累累碩果。其實,中國和東盟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建立了對話關系,20多年來,中國和東盟各國從全面對話伙伴、睦鄰互信伙伴變成擁有廣泛共同利益的戰略伙伴,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通過雙方的努力,互聯互通讓中國與東盟的距離更近,經貿交流讓雙方的合作更緊,共謀發展讓雙方的關系更深,

中國和東盟可以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地理方面來看,有著天然的優勢。東盟各國不僅地理位置與中國臨近,其歷史、文化背景也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東盟成為不少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重要落腳點之一。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是促進東盟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資;消除成員國之間關稅與非關稅障礙,促進本地區貿易自由化;擴大成員國之間互惠貿易的范圍,促進區域內貿易;建立內部市場,這和中國企業“走出去”遇到的壁壘不謀而合,面對的困難也極其相似,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東盟建立貿易合作伙伴關系水到渠成,這其中,“共同利益”是雙方戰略合作發展基石。

10年來,東盟和中國已經從雙方的合作中嘗到甜頭。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外國游客來源地和第四大外資來源地。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外資來源地以及主要的游客來源地。2013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為4436億美元,是10年前的5倍,相互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是10年前的3倍。截至2014年9月底,中國還與東盟雙向投資累計1231億美元。

除了經貿合作,中國和東盟的人文和民間往來也更加緊密。去年,雙方人員往來達1500萬人次,是10年前的4倍,中國成為東盟第二大游客來源地,雙方每周往來航班達1000多架次。

這不僅對東盟是利好,對中國企業同樣是利好。隨著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東盟作為主要投資地。目前,中國在東盟國家的直接投資存量為143.5億美元,共設立直接投資企業近2300家,中國還在東盟建立了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促進雙邊經貿合作的發展。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家的投資領域也已經從傳統的建筑行業和工程承包向新能源、制造業、商業服務領域拓展。

隨著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中國同東盟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已與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簽署了6份總額為635億美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央行和貨幣當局已經將人民幣列為官方儲備貨幣,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已擴至東盟所有國家。

而中泰經貿合作和中緬經貿合作可以看做中國-東盟發展十年來的兩個樣本。

據官方統計,中國已成為泰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和最大旅游客源國,泰國也已成為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第二大貿易伙伴,是中國公民出國旅游主要目的地國,現年均赴泰旅游人數已達300萬人次。

在未來合作方面,中泰也已確立了2015年雙邊貿易額實現1000億美元的目標,并將鐵路、水利、清潔能源、教育等作為四大重點合作領域,在科技、海洋等多個領域確定了一系列合作項目。兩國間強勁的交往勢頭為“中泰一家親”奠定了全面的基礎。

在中國和緬甸的經貿合作上,蓬勃發展的務實合作給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2013年,中緬貿易額達101.5億美元,十年增長了近10倍。2014年1-9月,中緬貿易額大幅增長185.1%,達177.5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緬甸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國亦是緬第一大外資來源地。據緬方統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大陸企業累計對緬協議投資總額達143.7億美元,占緬吸引外資總額32.5%。中方投資建成了中緬油氣管道、達貢山鎳礦等一批重大合作項目,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外媒報道,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啟動以來,中國從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進口更多的熱帶水果等農產品,這可能會影響到廣西、云南等中國南部省份的農民。東盟負責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副秘書長普斯巴那丹也承認自貿區協議生效后部分國家將付出一定代價,但他相信中國和東盟正實現互利雙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