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之后 人民幣匯率會如何?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降準消息宣布后,兩分鐘內瞬間貶值100多個基點,從6.2491一度上行至接近6.2600的水平。那么,降準是否會推動人民幣繼續貶值呢?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這意味著中國對全球競相的寬松做出反應,意味著人民幣匯率也將進入貶值通道,否則,降準就僅僅只有脈沖效果而無助于中國經濟的企穩。
不過,不少經濟學家相信,人民幣并不會持續大幅貶值。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不會過大,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很難和美元直接掛鉤進行貶值操作,我們只能在一個合理的幅度內做一個調整。人民幣走的是總體升值,局部時期貶值的道路,未來人民幣還要國際化,總體會小幅升值,保持穩定,今年貶值空間最多2%。”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在強勢美元已經形成的格局下,在中國經濟重新獲得增長內在動力之前,人民幣相對美元可能已經轉入階段性的弱勢局面,降準短期內無疑強化這一趨勢。但出現人民幣匯率大幅度貶值和金融恐慌的可能性應該很小。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表示,人民幣根本沒有持續貶值的基本面。中國的無風險資產收益率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利差空間,在政府經濟底線思維之下,人民幣資產仍然是全球范圍內的“安全資產”,人民幣升值趨勢沒有改變。
“也許在某一天,當美國技術進步和創新經濟有了明顯進展,加息開始進行,而且中國存量債務和過剩產能還未有效去化的時候,人民幣匯率問題才會變成投資者首先需要關注和擔憂的問題。現在,還早!”管清友在報告中寫到。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這意味著中國對全球競相的寬松做出反應,意味著人民幣匯率也將進入貶值通道,否則,降準就僅僅只有脈沖效果而無助于中國經濟的企穩。
去年四季度,中國資本賬戶錄得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大規模赤字。外管局數據顯示,四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912億美元,經常項目順差縮小至611億美元。法國興業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點評稱,央行降準不可避免,可以抵消資金外流的影響。
上周以來,在央行匯率中間價的引導下,人民幣持續大幅下挫,數次逼近2%的跌停板。海通證券的宏觀分析師姜超團隊在專題報告中稱,本輪中國人民幣貶值屬于央行主導下的主動貶值,并預計央行今年將至少進行三次降準,未來總量寬松政策有望成為貨幣政策的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