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3月中國70大中城市房價環比趨穩 銷量回升
【延伸閱讀】IMF:中國房價下滑或影響其他新興市場
新浪財經訊北京時間4月15日晚間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在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中國投資過度產業的收縮、房地產板塊的調整以及房地產價格的下滑,可能在更廣范圍內對其他新興市場產生溢出效應。
報告指出,企業健康狀況突然惡化對銀行體系穩定的更廣泛影響取決于信貸暴露程度:“在中國,對房地產(不包括住房抵押貸款)的信貸暴露規模接近GDP的20%,鑒于2010年以來對外債券發行的大量增加,房地產公司的金融壓力可能會導致直接的跨境溢出效應。”
IMF認為,新興市場應致力于緩解全球不利走勢的影響,并通過加強對脆弱部門的監督來維護其金融體系的抗沖擊能力:“在中國,整體優先任務應當是允許有序地糾正過度行為,控制影子銀行體系風險最大的部分。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有序的去杠桿化過程,必須采用綜合政策,使信貸增長逐步放緩,并在必要時提供適當機制,促進有序的企業債務重組和喪失生存力企業的退出。”
“更廣泛而言,在新興市場,大量以外幣計值的債務意味著微觀和宏觀審慎措施在限制沖擊風險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報告指出:“監管機構需要開展與外幣和大宗商品價格風險有關的銀行壓力測試,并定期嚴密監測企業杠桿和外匯風險暴露情況,包括衍生工具頭寸。”
報告建議,為確保市場正常運作,當局需要做好準備,應對本幣債券市場流動性下降。國家當局在必要時可以使用現金余額,或者減少市場長期債券供應,以幫助遏制債券利差的擴大:“雙邊和多邊互換額度協定可在緊張時期提供外匯資金,從而增強信心,并幫助減少貨幣市場過度波動。多邊資源如基金組織貸款也可提供額外緩沖。”(新浪財經孫思遠發自紐約)
文章關鍵詞:房地產債券IMF
(2015-04-15 20:1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