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榮亮:美國正在臆想全球新經貿規則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赫榮亮
奧巴馬政府致力于推動美國國會通過貿易促進授權法(TPA),5月22日,參議院已通過TPA,而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通過可能性極大。由此,聯邦參眾兩院為日本、歐盟等美國盟友表達了一個承諾,在國會層面不會在自貿協議建設上設置程序障礙,由此TPP和TTIP協定的達成預期大幅提前。
美國正在臆想全球新經貿規則。
目前,美國正在重建國際貿易規則,力求再構全球秩序,成為在繼中國加入WTO后,在全球經貿規則安排上再將中國一軍,從而對目前我國積極建設的亞太自貿區、RECP東亞經濟合作等自由貿易協定形成沖擊。
美國已大力清理國內政治障礙,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5月22日晚間,美國聯邦參議院投票通過“貿易促進授權法”(TPA),TPA一直被稱作奧巴馬推動“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TTIP)的關鍵環節和“快速通道”。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表示,這向美國貿易伙伴釋放出一個清晰的信號,美國政府和國會已就貿易優先事項達成共識,其他貿易伙伴在與美國政府談判時不必擔心已達成的協定會被國會修改。
根據立法程序,TPA將被送到眾議院審查,最快將在6月初進行審查,而支持自由貿易主張的共和黨,占眾議院的多數席位,極有可能通過新法案。由此,這將成為美國加快TPP談判和TTIP談判的重要利器。由此,相關人士估計,TPP協定和TTIP協定在2015年內均有結束的可能,尤其是TPP協定。
TPP協定和TTIP協定是美國推進全球貿易戰略的重要布局,跨過太平洋牽手日本,跨過大西洋牽手歐盟,形成老牌發達國家聯盟,重新建立全球經貿規則。
先看TPP協定,又名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協定。TPP協定是美國布局亞太地區的重要抓手,其談判參與方為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12個國家,據統計,該協定涵蓋的經濟規模約占全球GDP的40%。而且,TPP協定和中國對外經貿戰略形成短兵相接,和我國的亞太自貿區、東盟10+3、中日韓自貿區等建設高度重疊。
TPP建設初期帶有很強的地域戰略色彩,國際社會稱TPP協定為“ABC”戰略,即Anyone But China,可見其制衡中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態度。2014年11月10日,在中國召開亞太APEC會議期間,美國集結來華訪問的12個國家領導人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召開TPP小會。
美國大力推進TPP協定,其核心利益就是主導東亞,掌控亞太地區。TPP超出了單純的自由貿易范圍,而且引入了政府采購、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等貿易條款。通過TPP協定,美國將建立由其主導的亞太經濟圈,成功融入亞太一體化經濟發展進程中,通過設立高標準的貿易條款,大幅降低成員國間貿易壁壘,有利于增加美國對外貿易的出口。
由此,“高質量”和“高標準”是TPP的兩個亮點。從TPP的貿易規則看,TPP協定的高質量,體現在全面市場準入標準,最終將會完成消除各領域商品服務貿易的關稅,消除其他非關稅貿易壁壘,實現成員間貿易和投資的高度自由化;TPP協定的高標準,體現在其原產地規則,該原則將TPP打造成對內高度貿易自由化,對外封閉的閉合自由貿易區,有分析人士稱其是圍堵中國的利器。TPP成員間的零關稅以及高標準的原產地規則,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對TPP成員的出口。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算,至2025年,采取TPP演變的自貿區路徑,中國將遭受210億美元利益損失。
那么,TTP談判進展如何?2014年以來,TPP共舉行了5次部長級會議,外加4次的日美部長級別磋商。耗時1年多之后,2015年2月日本最終在農產品問題上妥協,目前美日正就牛肉、豬肉、米等農產品降稅問題及“緊急進口限制”等方面的措施進行協商,TPP談判將進入尾聲。
從未來趨勢看,目前部分發展中國家在政府采購、知識產權、國有企業等問題上的訴求依然存在,但美國在國家政治層面通過貿易促進授權法案,這提高了智利、馬來西亞等參與國的意愿,從而提高了這些國家通過議案的可能,TPP協定有可能在2015年結束。
再看TTIP協定,又名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協定是美國、歐洲達成的較高層次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的戰略構想。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兩大經濟體,美歐約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50%。美國、歐盟都屬于老牌的發達經濟體,其關稅處于相當低的水平,TTIP協定的重點在于削除非關稅壁壘,規范監管形式,從而實現美國、歐盟的同一市場目標,尤其是規則的協調和產品技術標準的相互認可和融合。
由此,歐美國家的市場經濟高度發達,歐美通過確立高標準的經貿一體化建設,重建全球貿易規則,在知識產權保護、貿易與可持續發展(環境、勞工標準)、海關與貿易便利化、競爭中立性與國有企業、原材料與能源、中小企業、透明度等方面建立新標準,從而擴散歐美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力,從而重塑世界貿易規則。
美歐是我國主要的貿易伙伴,歐盟是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美國是第二大貿易伙伴,2014年兩者對華貿易額共計1.1萬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7%。美歐自貿區達成,兩者間的經貿投資加深,將沖擊我國出口市場,比較明顯的是占據我國出口半壁江山的機電產品。
那么,TTIP的進展如何?目前,雙方合作領域已超越傳統的雙邊貿易范疇,比如金融服務監管標準,即“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機制”(ISDS),保護大型跨國企業在投資國的利益,外資可以繞過主權國家,在國際仲裁場合對投資國政府予以起訴,也就是所謂投資者針對東道國的起訴機制。目前,迫于歐盟民眾的強烈反對,2015年1月,歐盟全面下調對TTIP談判的預期,從2015年年底完成談判降低為達成TTIP框架性協議,且不到最后的談判完成階段,不會同美國敲定是否將 ISDS條款加入TTIP協議中。
從未來趨勢看,歐盟在推動TTIP談判的意愿高于美國,而此次奧巴馬政府又將擺平令談判方頭疼的美國參眾兩院的國會系統,通過了TPA,這向歐盟伸出了橄欖枝,距離TTIP協定的簽訂又近了一步。
(本文作者介紹:賽迪智庫副研究員。)


- 超強厄爾尼諾將引發全球極端天氣,中國北方或極端高溫
- 申冬奧音樂作品發布 成龍領銜眾明星唱響冬奧
- 美南方暴雨洪災已致19死30人失蹤 奧巴馬承諾聯邦支援
- 美國女教師操場上剃光頭 幫學生建立自信反霸凌
- 《福布斯》公布最具權力女性排行榜 希拉里排名急升


- 超強厄爾尼諾將引發全球極端天氣,中國北方或極端高溫
- 申冬奧音樂作品發布 成龍領銜眾明星唱響冬奧
- 美南方暴雨洪災已致19死30人失蹤 奧巴馬承諾聯邦支援
- 美國女教師操場上剃光頭 幫學生建立自信反霸凌
- 《福布斯》公布最具權力女性排行榜 希拉里排名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