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達沃斯聚焦大連莊河
莊河:建設北黃海現代化生態型港口城市

6月18日,莊河市委書記孫宏(左三)和市長趙永勃(左五)等共同啟動莊河國家進口木材資源儲備加工交易基地。莊河港規劃3個木材專用碼頭,設計年進口木材500萬立方米。
大連莊河市委書記孫宏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莊河正堅持“生態立市、港口興市、產業強市、惠民富市”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北黃海現代化生態型港口城市。
大連市莊河市地處北黃海沿岸,大連、丹東兩個主要城市之間,具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在最新的全國百強縣排名中,莊河榮登第38位。
生態立市
孫宏指出,生態環境是莊河的立身之本。
生態立市就是在持續改善和優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可持續性發展,守護青山綠水,努力使生態價值轉化為消費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優勢,使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莊河市境內有大小河流300余條,是大連的水源地與后花園。為了保住這一方青山綠水,莊河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經過20多年封山育林,不僅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主動拒絕環境不友好項目,而且禁止牧羊、養蠶等傳統產業。但是這些努力,使莊河具有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和康養休閑旅游產業的資源優勢和環境基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孫宏認為,莊河應當抓住契機,立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揮特殊的地域優勢融入大連的發展。
港口興市
莊河市海岸線總長285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建港條件。港口興市就是充分利用岸線資源,做大港口經濟,以開放帶動資源、產業、要素的集聚,推動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實現莊河從沿海城市向港口城市的轉型。
孫宏說,國家“一路一帶”戰略的實施和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的創建,使莊河港擴建和功能提升成為打造北黃海開放新優勢,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集聚的戰略抉擇。
近年來,莊河市對港口進行擴建,規劃建成國家級木材、水產品、再生資源及礦產等戰略資源的進口口岸,以及東北地區重型裝備、家具制品及冷鏈物流新的出海通道。
2014年,莊河港區完成港口吞吐量553.5萬噸,五年內將達到1500萬噸。莊河港已成為莊河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體系建設新的交匯點。
產業強市
產業強市就是以質量和效益為導向,優化三次產業結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做強莊河經濟實力。
孫宏表示,依托港口,莊河著力打造大連新興產業經濟區,主要發展新能源及環保裝備、船舶配套及海洋工程、新材料、冷鏈物流、木材儲備加工交易及家居制造、通用航空等產業。
今年6月國家三部委聯合復函,原則同意在大連循環產業經濟區建設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圍繞實現動靜脈產業有機銜接、循環經濟模式推廣、關鍵技術孵化與運用、商貿活動與教育展示等四大功能,加強與日韓有關方面的銜接,積極做好產業布局,并創新發展模式,大膽先行先試。
“借助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的創建和莊河港口擴建,莊河在國內外組織了多次招商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孫宏介紹,海上風電項目將于9月測風結束后正式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已完成可研報告,冷鏈倉庫、進口活牛、木材加工基地項目近期開工建設,豐田汽車拆解、三健科技、安達鑄造、華韓橡膠機械、海青食品等20多個入園項目已開工建設。
惠民富市
惠民富市就是在堅持為民惠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時,全力發展生態型現代農業,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構建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產業體系和保障體系,帶動廣大農民走向致富小康之路,實現富民興農的目標。
“改善莊河民生福祉,僅僅靠我們自身努力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把民生事業放到大連全域城市化的大格局中謀劃、作為、爭取。”孫宏說。
計劃于今年開通的丹大高鐵,將把莊河融入大連、丹東一小時經濟圈,為莊河帶來更大的發展契機。
“過去的莊河是屬于莊河人的,莊河人的幸福指數很高。高鐵開通后,莊河將快速融入大連經濟板塊,越來越多的人將知道大連還有莊河這塊凈土。”孫宏說。
他表示,莊河將繼續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突出利用生態優勢,加快吸引和集聚國內外各類市場要素,打造宜居宜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