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債發行市場化 違約償債機制待建
銀監會三部主任張霄嶺在陸家嘴網易金融論壇上提到,“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應該出臺更多的措施來鼓勵債券市場,如果債券市場發展不起來,金融市場就不完整,如同缺了一條腿。”
事實上,近年來債券市場已經獲得長足的發展。目前發行在外的債券總余額突破21萬億元,在全球排名第五位。近兩年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的比重也已經超過股票,債券市場越來越成為資本市場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張漪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提到,從市場本身的現象來看,目前流動性不高、信用評級不夠、機構投資者同質化以及會計稅收等配套制度跟不上產品創新的要求,避險工具不足,都是債券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世安認為,未來發展債券市場一定要大力發展信用債市場。“近幾年交易所債券市場確實在信用債市場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信用債占的比重由幾年前不到10%,發展到現在超過25%。債券市場按照市場化發展原則來看,就是要把以政府信用為主,逐步轉變為以民間信用為主,大力發展公司債券、企業債券,特別是市場化程度特別高的中小企業債券,只有這樣債券市場的市場化才可以啟動,多品種的債券結構也才可以建立。”
私募債備案發行
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和領導下,私募債經過近半年的緊張調研、籌備,今年6月正式開閘。6月7日上海和深圳兩家交易所開始接受企業的申請。截至目前,共有27家中小企業通過了備案,19家完成了私募發行,共籌集資金18.5億元。單個發債規模在1000萬元到2.5億元之間,期限則從1年到3年不等,利率在7%到13.5%之間。
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認為,中小企業私募債的發行已經取得比較大的成功。“說它比較成功,主要是兩點,一是確實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這次發行主體比較廣泛,有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等,大家非常踴躍。另一個是嘗試了市場化的私募發行,都是以券商為主導,證監會和交易所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引入了合格投資者的概念。這是兩個很大的進步。”
祁斌透露,現在外詢價、在市場中尋找項目的券商有50個左右。“交易所沒有背書,這是一個風險自擔的產品。二是證券公司作為產品的組織者,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應該做好自己的盡職調查工作,不能因為搶生意就降低發行主體的標準。”
劉世安則強調,私募債的一個重大特點就是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發行,具體來說,通過兩家證券交易所備案注冊的方式來發行。按照兩個交易所的規則來看,企業向交易所遞交申請之日起,10天內原則上要給發債企業一個備案回復,市場效率還是很高的。從運行半個多月的情況來看,市場效果非常好。
劉世安說:“從我本人來看,我認為私募債券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券種,未來中國債券市場如果要強調市場化,私募債券是很好的嘗試。我非常看好其未來發展前景,因為私募債券在中國畢竟是第一次出現。”
各方需遵守契約精神
由于目前發行私募債的中小企業屬于首批試點性質,因此每個券商貢獻的都是最好的庫存資源,企業財務指標都很好。但隨著以后試點的擴大,風險有可能會增加,對投資者來說,如何應對由此再回來的高風險就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
對此,劉世安認為,私募債券針對的是特殊的投資群體,即專業投資者、合格投資人。一般普通投資者不適合投資該類債券,未來私募債券市場的發展,一定是在特定的投資者群體間展開的,不能向廣泛的投資者普遍推廣。
另外,“私募債市場發展的前提是誠信。無論是發行人、投資人還是承銷商,各類市場參與主體都要按照誠信、守約的原則來組織市場運作。要根據契約精神正常、合理地承擔起各自應負的責任。這方面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行業監管者,只能給市場提供一個公開、透明的環境,以及制定一些科學、合理的游戲規則。”
劉世安強調私募債券市場的發展,不能為了發展債券市場而盲目追求規模效應,是要充分考慮實體經濟實際融資的需求。本質來看,私募債券還是一個融資工具,是給中小微型企業的發展提供融資、提供服務。
私募債,按照美國通行的做法,違約率通常是在2%到5%,中國在推出私募債之后,違約也會是必然的。劉世安認為,私募市場的違約是必然的。“違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違約以后有沒有真正的違約償債機制,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市場化承擔風險的機制和投資人、發行人等風險自擔的意識。”
標準普爾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總裁周彬也持同樣的觀點。“標準普爾信用評級規定,如果你遲一天不付利息就是違約。陽光化非常重要,這才會使市場更加成熟。不過,中國市場有能力承擔違約的情況。”
祁斌強調,私募債肯定不是保姆式的。私募債發行主體因為是民營企業,是中小型的企業,地方政府對他的保護,可能不像對大的支柱性的國有企業的保護,而私募債市場化的程度會高于以往產品。
“私募債市場要發展,還要注意建立出現違約后的風險化解機制,要有規矩可循。以前發行的叫公開發行,是向全體老百姓、全社會公開發行的,公開發行的背景下出現的風險是社會性的、系統性的風險,因此必須要引起政府部門、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私募債是定向發行、私募發行,向特定投資者發行的。發行前,一定要和投資者講清楚,這個債券可能是有風險的,今后你要有一個風險自負的原則。”劉世安表示。






- 一往情深深幾許?七夕尋覓光影故事背后的愛情箴言
- 為生活添色彩 盤點紐約帝國大廈燈光秀特別造型
- 中國道協否認發譴責《道士下山》聲明:對影片持包容心態
- 雙胞胎寶寶激萌走紅屢遭搭訕 辣媽寫答題板機智回應
- 工作也是圍城 畢業三年你“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