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所持美國國債降至20個月最低 仍是最大債主
【延伸閱讀】聯儲退出QE之后誰來買美國國債?
美股行情中心:獨家提供全美股行業板塊、盤前盤后、ETF、權證實時行情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聯儲量化寬松(QE)項目的結束與對“大而不倒”銀行的監管在債券市場剛好形成背馳。
當量化寬松在10月份結束之后,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將失去最大的凈買家。
但由于新監管要求美國大銀行持有更多流動性資產,來自華爾街的新買家正在填補空缺。
自從2013年12月聯儲開始削減量化寬松規模以來,美國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國債和機構證券(不包括MBS)升至6050億美元,升幅達到23%。根據圣路易斯聯儲的數據,包括MBS在內,總金額達到1.97萬億美元。
今年早些時候,聯儲敲定一項規則,要求銀行持有足夠的高流動性、易于變現的資產,能夠在經濟再次轉冷時滿足30天的資金需求。這一規則名為“流動性覆蓋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銀行需在2015年1月之前基本達到要求,到2017年之前完全達標。
在這一點上,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資產負債表變化最為顯著。截止到2013年3季度,美國銀行資產負債表上持有28億美元國債,而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報,一年后持有量上升20倍至575億美元。
其他銀行并沒有在財報中披露所謂可售資產的規模,而是將其隱藏在其他形式的監管備案文件當中。比如花旗集團(Citigroup)在截止到2014年6月之前的12個月內增持國債30%至880億美元。
Brean Capital宏觀策略執行董事Peter Tchir表示:“銀行將會繼續買入。”他表示金融機構將會減持投資級別債券和貸款,增持國債,主要是為了滿足監管要求。
美國銀行首席財務官Bruce Thompson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美銀將主要購買未來4-5年到期的債券,以管理利率風險。10月份,聯儲大約1/3的目標購買量都集中在這一區域。
Tchir指出,聯儲所持國債的平均到期時間大約為9年,所以可能存在一些期限錯配。
即便如此,新一批商業銀行可能會啟動類似的國債搶購,如果即將到來的監管要求是一個信號的話。(松風 編譯)
(2014-10-30 17:42:07)


- 中坦首次聯合文物展在達累斯薩拉姆舉行
- 約旦河西岸又發血案 以色列士兵槍殺巴勒斯坦青年
- 中方回應悉尼人質事件:反對任何針對無辜平民的暴力行為
- 選后安倍態度傲慢 無視提問點名批評主持人
- 大韓航空恐因“堅果返航”事件被停飛或罰款


- 中坦首次聯合文物展在達累斯薩拉姆舉行
- 約旦河西岸又發血案 以色列士兵槍殺巴勒斯坦青年
- 中方回應悉尼人質事件:反對任何針對無辜平民的暴力行為
- 選后安倍態度傲慢 無視提問點名批評主持人
- 大韓航空恐因“堅果返航”事件被停飛或罰款


- 周杰倫《哎呦,不錯哦》專輯封面曝光
- 《匆匆那年》破4.5億奪2014賀歲檔前半程票房冠軍
- 《紐約時報》年度好書揭曉 女作家上榜率超男性
- 迪士尼1927年動畫膠片挪威現世 此前世間僅存一份25秒拷貝
- 索尼郵件內容繼續泄露 制片人痛批小李“太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