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印度經濟欲超中國 寄望德國
【延伸閱讀】美媒:自由度落后 印度經濟增速難超中國
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道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3月3日刊發了英國亞當·斯密學會研究員蒂姆·沃斯托爾的一篇文章,認為印度經濟增速難超中國。全文摘編如下:
彭博社的一篇文章堅持一種“標準”觀點,認為未來幾年,印度經濟增速將超過中國。也許如此,但實際上筆者并不這樣認為。他們在一點上是完全正確的,即人們期待印度經濟增速在未來幾年能超過中國,我對此也表示歡迎。目前,印度在宏觀經濟管理方面的做法非常合理,中國則剛剛開始不再是所有經濟繁榮之母,而且我們確實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繼續放緩。
人口因素的確對印度有利,這也是事實。印度人口要年輕很多,這無疑將使國內生產總值(GDP)保持增長。當然,這對人均GDP的影響將不會太明顯,而人均GDP實際上是生活方式的決定因素。
然而,本文所說的其實是兩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對此,筆者有不同看法。筆者承認,以上這些都是通常給出的理由,然而這些理由并沒有很多人認為的那么重要。
預測哪個國家比較善于創新是有些困難的。有跡象表明印度比較善于創新,因為在民主國家,財產權有法律保障,而且局勢總體穩定,因此這類國家往往比較善于鼓勵成功創業。中國是一種新模式,尚不清楚這種模式能否營造鼓勵人們敢于冒險、創辦企業和搞發明創造的那種環境。
筆者承認這是傳統觀點,但又不太確定這種觀點是否正確。
筆者想在這里借用一下關于經濟自由等問題的所有國家排行榜。我們往往會發現,在這些排行榜中,斯堪的納維亞諸國排名很高。貿易自由、擇業自由、創業自由等等,這些排行榜無所不包。事實上,如果把極高的稅率所造成的影響排除在外,可以說那里的國家無疑是世界上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國家。
筆者在印度有一段從事商務活動的經歷。幾十年前,筆者曾在戈德雷杰-博伊斯公司工作過幾個月。現在,筆者在日常工作中和中國企業有很多互動。筆者的經歷顯示,印度經濟是一種由條例、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構成的噩夢。其實直到最近,印度經濟還一直被稱為“許可證制度”。中國市場的確有些無法無天,但中國經濟也是自由度高得有些邪乎的市場經濟。
這里舉一個例子。筆者曾考慮修建一個小型加工廠。大家知道,做這種事情只需聘用5個人、再有一條狗看門護院就夠了,很好辦。如果是在歐盟,拿到開工許可證就需要大約14個月時間。筆者聽說中國有家工廠(事實上筆者經常與這家工廠打交道)從考慮“這是個好點子嗎”到開始生產材料花了不到14個月。天知道要在印度辦下修建類似工廠所需的許可證會需要多長時間。
只要中國仍是一個自由度高于印度的市場經濟國家,筆者預計中國經濟增速仍將超過印度。
這并不是普遍看法,但根據筆者從事商務活動的經歷,筆者認為情況將是如此。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自由度高于美國和英國,它們的經濟增速也快于后者。
(2015-03-07 09:10:00)


- 阿根廷西北部兩直升機相撞 機上10人全部遇難
- 數十名中國孕婦被美移民局約談 或被聯邦法院傳喚
- 美制裁7名委內瑞拉官員 委稱將作出回應
- 民調顯示安倍內閣和日本自民黨支持率雙雙下滑
- 俄羅斯確定殺害涅姆佐夫兇手


- 阿根廷西北部兩直升機相撞 機上10人全部遇難
- 數十名中國孕婦被美移民局約談 或被聯邦法院傳喚
- 美制裁7名委內瑞拉官員 委稱將作出回應
- 民調顯示安倍內閣和日本自民黨支持率雙雙下滑
- 俄羅斯確定殺害涅姆佐夫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