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周來歐元兌美元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投資者預計歐洲央行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將出現分化。
在這樣一場決定制造業未來的“巔峰之戰”中,中國又處在什么樣的位置?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是否準備好了?
意大利圣安娜大學生物機器人研究所主任Paolo Dario表示,“機器人帶來的影響甚至會超過互聯網。除了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領域,我們還要關注機器人更深入的用途,因為機器人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同時,機器人也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促動經濟的發展。 ”
現這款柔美外形設計的餐飲服務機器人小智,擁有藍色和玫紅色兩種顏色,背部安裝的觸摸面板可顯示和設置機器人的工作狀態,實現人機交互。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主席顧問Michiharu Nakamura表示,機器人將帶來更多的社會意義,在社會生活中機器人將變成最重要的一個主題。"我們要進一步地提升人機之間的互動,給人類帶來有更多幫助的機器人,讓他們與人類共生。"
在今天召開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電氣及計算器工程系大學杰出教授及John D. Ryder講座教授席寧表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動力來自新技術的推動和新應用的拉動。"在推動力和拉動力上,席寧進行了詳解。
在11月23日舉行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天然從需求、基礎和方向三個方面深入探討了我國國產機器人的當前形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國際機器人聯盟(IFR)主席Arturo Baroncelli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工業機器人年度供應在近幾年出現了強勁的發展,在2014年工業機器人達到了23萬個,預計今年的增量為15%,而接下來工業機器人還會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IEEE自動化與機器人學會主席Raja Chatila發表了題為"機器人技術:科學與工程的融合"的演講。在他看來,只有把科學與工程良好結合,才能讓機器人發揮最大功效,讓機器人替代人在復雜環境工作并服務于人類。
當前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如何?未來將會做出怎樣的改變?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來自ABB機器人事業部產品架構總監 Daniel W?ppling針對以上兩方面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在發展機器人技術時Daniel強調首先要關注兩點:簡單易用和人機合作。
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協同、融合、共贏,引領智能社會”為主題,融合了世界機器人領域最新應用、最新產品。其中,日本機器人專家石黑浩教授制作的情感機器人Genminoid F吸引了大批機器人愛好者的關注。
一家中韓合資企業計劃在天津建造全球最大克隆工廠,最終每年生產100萬頭克隆牛,還將生產狗甚至瀕危物種。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4日凌晨乘專機抵達蘇州,出席將在這里舉行的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23日晚上,李克強總理在出席第十八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和第十屆東亞峰會,并結束對馬來西亞訪問后,乘專機回國,將于明天凌晨抵達蘇州,接著主持明天在蘇州舉行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馬來西亞高級官員到機場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