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正在積極實踐其發展數字經濟的愿景,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馬來西亞的故事也與中國有不少相似之處。
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果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涉及教育、醫療、脫貧、環保等多個方面。讓我們一起細數大眾眼中這些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3814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
螞蟻金服戰略研究部資深總監孫濤在接受中國日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普惠金融可以對傳統金融企業進行有效補充,或將成為中國經濟實現彎道超車的又一法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決定將《快遞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胡正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媒體的發展方向是視頻化,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加大視頻的投入和數量、提升現有專業視頻工作者的視頻能力是當務之急。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接受中國日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企業自身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必然趨勢。
展望未來,中德合作的又一黃金十年仍可期待。如果把中德關系比作一輛跑車,它正在獲得新動力、新燃料、新路徑。
在世界經濟增長向好、同時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本次 G20峰會也吸引了各方的關注,而中國將如何推動杭州峰會相關成果的落實,并為全球經濟的增長再次提供方案,也成為了外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2010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制造大國。“中國制造”從體量上已經發展到世界前列,但從結構來看,依然用低價資源換取制造業價值鏈的底端,在研發、設計、創新,特別是高端制造還有提升的空間。
自3年前中德宣布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以來,兩國關系在各領域取得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一張圖帶你了解中德經貿關系如何成為中歐經貿合作的“領頭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投融資體制改革進展匯報,要求發揮社會資本作用促進有效投資;確定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持續為企業減負助力經濟升級。
商務部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內地與香港經貿合作成果等有關情況。根據內地的海關統計,2016年,兩地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2萬億人民幣。
記者今日從ofo公司獲悉,ofo小黃車宣布完成超過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續跟投。易凱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中俄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在貿易、金融、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均取得了積極進展,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