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2014年中國第二季度共銷售逾1億部智能手機,超過全球手機銷售量的1/3,令其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而在這一最大市場逐漸飽和之時,中國手機“走出去”也就成了大勢所趨。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周三向記者表示,該公司正在同中國伙伴就資產互換舉行談判。
阿富汗新任總統加尼10月28日開啟中國之行。有外媒發表文章稱,加尼將中國作為上任后第一個出訪的國家,此舉具有標志性意義;阿富汗的穩定對鄰國來說具有重大意義,中國愿意對阿富汗承擔起更多責任、發揮更大影響力。
斯諾登泄密事件一度令美國政府焦頭爛額,而俄羅斯庇護斯諾登,更是讓美俄關系雪上加霜。這一風波也令外界普遍質疑美國在互聯網管理方面的巨大影響力。外媒分析說,如今,在烏克蘭危機遲遲未能解決的情況下,俄羅斯與中國的關系已步入互聯網空間。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三主持常務會議提出,為加快推動國內銀行卡市場和支付市場創新發展,決定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符合條件的內外資企業,均可申請在中國境內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依法治國的決定于10月28日正式發布。有外媒分析稱,四中全會決定有不少“干貨”,這些“干貨”體現在諸多改革舉措上,也包括中共對“法治體系”的新認知。
美聯儲昨日宣布量化寬松(QE)政策結束,既是一個分水嶺,也代表著縱身跳入一個未知世界。
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對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產生一定影響。有美國媒體報道說,服裝品牌傾向于選擇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地方,全球時尚品牌正在尋找其他的生產地,如孟加拉國、越南、海地等。
外媒認為,借助中國高鐵這一“明信片”級別的產品,中國未來的出口將開始進一步向基礎設施傾斜,并將會在該領域與美日等制造業大國發起強有力的競爭。
美國媒體稱長遠來看,中國是個經濟大國,再過一代人的時間,中國就會成為世界經濟的領軍者。
美國媒體稱對于大型科技公司而言,如今的德國并不是個好地方。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2014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這是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速。有美國媒體分析說,投資界需要給中國領導人一些時間和空間,以便他們能夠實施改革措施,而不必要過于糾結GDP的小升小降;相比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世界更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中國。
阿里巴巴與蘋果公司在支付領域方面合作的計劃近日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但也有不少人對這一“聯姻”計劃提出了質疑。
外媒認為,中國方面這么做的主要目的,可能是為了避免兩家企業彼此競爭,贏得更多海外合同。